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C B B A 二、多项选择题 7.CD 8.ABD 9.AC 10.BC 三、实验题
11.(1)10s(2)36m(3)13.5s 12.(1)0(2)四、解答题
13.(1)1.5s(2)15cm 14.(1)
(2)
(3)
(3)若
,则
;若
,则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示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学仪器,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被检测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1为示波器的原理结构图。当不加电压时,电子恰好打在荧光屏的正中心,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当极板YY'间加高频偏转电压Uy、极板XX'间加高频偏转电压Ux,偏转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分别如图2所示时,荧光屏上所得的波形是图中的
A.
B.
C.
D.
2.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舒展大方。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过程的分解图,由图可估算出运动员在跃起过程中起跳的竖直速度大约为
A.2m/s B.5m/s C.8m/s D.11m/s
3.在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的电路中,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电阻R1=R2,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若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5V,则电阻R1的大小为
A.25Ω B.20Ω C.15Ω D.10Ω
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闭合开关S后,标有“8V,12W”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动机M线圈的电阻R0=4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4W B.流过电机的电流为1A C.电机输出功率为3W
D.通电5秒钟电机产生80J的热
5.实验表明:光子与速度不太大的电子碰撞发生散射时,光的波长会变长或者不变,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散射,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电子具有足够大的初速度,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关于上述逆康普顿散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散射前的入射光,散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大
B.若散射前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则散射光照射该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变大
C.散射后电子的速度一定变大 D.散射后电子的能量一定变大
6.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紧贴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并把它们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然后在玻璃皿中放入导电液体,例如盐水.如果把玻璃皿放在磁场中,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的知识可知,当接通电源后从上向下看( )
A.液体将顺时针旋转 B.液体将逆时针旋转
C.若仅调换N、S 极位置,液体旋转方向不变 D.若仅调换电源正、负极位置,液体旋转方向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7.三束单色光a、b、c沿图示方向射向圆形玻璃砖,经两次折射后变成复色光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
A.b光的频率比c光小
B.在真空中,a光传播速度比b、c大 C.在玻璃砖中,a光传播速度比b、c小 D.a光的光子能量最小
E.若以a、b、c三种单色光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的实验,则a光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最大
8.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拴接在质量为m的物体P上,右端连接一轻质细绳,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Q,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对Q施加始终与右侧悬绳垂直的拉力F,使Q缓慢移动至悬绳水平,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
A.拉力F先变大后变小 B.弹簧长度先增加后减小 C.P所受摩擦力方向先向下后向上 D.斜面对P的作用力先变小后变大
9.如图所示,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一细束复色光投射到一块玻璃碎片上被分成①、②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蓝光,②是红光 B.在真空中,②的传播速度较大 C.玻璃对①的折射率较大
D.稍增大此细光束在玻璃左侧面的入射角,玻璃右侧面原来射出的①②都一定消失 E.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观察这两种色光的干涉图样时,①的条纹间距较小
10.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