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知识点、答题格式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13:12: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Ⅰ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地理

1、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合适?地球质量体积适当,能留住大气层?有液态水存在?行星运行轨道恒定,宇宙环境安全

2、太阳的构造:?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磁暴)、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 地球的运动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公转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 远日点(7月初) 自转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4、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岩石圈:上地幔加上地壳) ?划分依据:地震波(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纵波无限制)

?分类:①地壳(莫霍面):厚薄不均②地幔(古登堡界面):上地幔顶部有软流层③地核

(一)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

?物质组成:

①岩浆岩:⑴侵入岩(花岗岩)⑵喷出岩(玄武岩)

②沉积岩(层理结构,富含化石):⑴石灰岩⑵砂岩⑶页岩

③变质岩:⑴大理岩(石灰岩变质)⑵板岩(页岩变质) ?地表形态变化:

①能量来源:⑴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⑵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②地质构造类型: ㈠褶皱:⑴背斜(储油构造):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张力侵蚀成谷地⑵向斜(储水构造):岩层向下弯曲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㈡断层:⑴地垒(上升,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华山⑵地堑(下降,谷地盆地):渭河平原 ③判断岩层新老:

㈠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㈡喷出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 ㈢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㈣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㈤海底岩石,离海岭越近,年代越新;离海沟越近,年代越老 ④板块(六大板块):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2、大气(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 组成:①对流层(二氧化碳:红外线)②平流层(臭氧)③高层大气(电离层)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1月 ③季风环流: 地区 气候类型 成因 风向 冬季 夏季 ?常见的天气系统: 概念 天气特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的分布 大气举例 气压 气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反气旋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下沉 多晴朗、干燥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江淮(梅雨)昆明 华南 天山 准静止锋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上 副热带高压被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 海洋上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 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 大陆上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洋上 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 东亚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东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亚洲大陆) 西南风(印度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南风(太平洋) 移动缓慢的锋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天气 举例 多阴雨天气 台风 ?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以温定带) >15℃ 0℃~15℃ -15℃~0℃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气候 年雨型 夏雨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以水定型) 冬雨型 少雨型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热带 温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寒带 温带大陆内部 北纬35°~50°大陆东岸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内部 亚洲印度一带 南北纬10°~20° 南北纬0°~10°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大陆型气候(﹤300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热带沙漠气候(﹤200mm) 极地气候 深居大陆内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盛行西风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高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风带季节移动 冬季信风带,夏季赤道低压 赤道低压 冬冷夏热,终年干旱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终年温和湿润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全年高温多雨

?水循环:

㈠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㈡意义: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圈层、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

⑴气候:暖流增温保湿;寒流降温减湿

⑵渔业: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⑶污染: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⑷航行:顺流加快航速,逆流减慢航速;寒流易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恐龙)生物大灭绝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名称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沿纬线延伸,经低纬度地区和北度更替 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沿经度延伸,纬中纬度地区 线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有海拔较高的山地 规律的变化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二.人文地理

1、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发达国家、我国(低低低)?人口容量的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2、城市(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贸中心):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工业

㈠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环保

?经济因素: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信息网络) ?社会因素:历史基础、国家政策、工业集聚 ㈡按区位主导因素分类 原料指向型 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 原料运输成本高;原料不便长途运输 市场指向型 动力指向型 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 ㈢按投入要素分类

资源密集型工业 采掘工业,制糖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 纺织工业,服装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电子工业,航天工业 ㈢工业区:⒈工业集聚的影响: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加强交流与协作

?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应

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制约 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需要大量资金,原料依赖比较大 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瓶装饮料(啤酒)、家具制造、印刷 有色金属冶炼、化工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玩具制造 集成电路、航空、精密仪表、高级时装 产品不便运输;产品运费高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运输原料成本高 劳动力成本高 技术要求高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知识点、答题格式总结 的文档
高中地理知识点、答题格式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muj4fitq9ersa9r18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