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模拟试题 含答案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6、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 … …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 A.智育 号…注意事项: 证…B.美育 考…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C.体育 准… 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D.品德教育
. 7、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 )。
…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 … 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 …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 …1、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 )。 8、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不等方面的发展。
…A.记忆范围的扩大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记忆广度的扩大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工作记忆的出现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名…姓..2、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 )。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 A.筛选、排队 9、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 内B.教师反思性成长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C.提高保教质量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 …3、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 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 10、《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 …A.情感表达 A.每月一次 线 B.自我反思 B.半年一次 … …C.自我调节 C.每年一次 … D.信息交流 D.三年一次 … …4、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
… A.全园教育目标 …)封县…B.中期目标 区…C.近期目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D.行为目标 市….…5、下雨天走在被车轮辗过的泥泞路上,晓雪说“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1、简述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 …“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儿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 …密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 …A.转导推理 …
… 第 1 页 共 4 页
)。
)2、幼儿教师应如何训练幼儿的思维。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请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份“安全教育”的教育活动设计。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
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2、材料分析:
为了解中班的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需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了“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 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 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 (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作记忆的出现。 2、D,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自言自语是幼儿言语从外部向内部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材料中幼儿的自言自语,并非在于其他人交流,而是一种情感表达。故本题选A。 4、C 5、A 6、D
7、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要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这种家庭教育做法是较为合理的。 8、B
9、【答案】A。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幼儿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方式,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10、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开好发票之后,一定加盖发票专用章再邮寄。
1、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2、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的过程。
3、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对感觉信息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2、答案如下:
1、动手能力的培养 幼儿思维视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让幼儿积极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多为幼儿准备可操作的材料,理解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
2、鼓励幼儿多想多问 从三四岁开始,幼儿就会经常问是什么问什么的问题,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要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氛围,对他们的提问给予积极的回应
3、根据幼儿思维过程的特点对幼儿思维进行培养。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进行教育,需要教师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
(一)幼儿园方面的衔接
1. 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给幼儿提供自己选择、提供自己的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展开,培养有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整理书包等生活习惯。
(3)发展人际 交往能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没有新的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在特别的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同事,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科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
(5)发展动作,增强体质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能力;较强手眼协调能力个运动能力。 2. 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首先,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其次改变活动环境的布置。 (2)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首先,开展培训进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 (3)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二)家庭方面的衔接工作实际上,无论是儿童省会自理能力的锻炼、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信心的培养,都与家长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也应该成为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适宜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协调、润滑功能。具体来讲,主要是帮助幼儿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即做好入学前的身体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生活习惯准备和学习习惯准备。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2)具体理由如下: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方式。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 想法。材料中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创造出“粉刷”和“灌水”的游戏,体现出幼儿正在进行自主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反反复复、忙浮不亦乐,也体现出 这是伴随幼儿愉悦情绪的游戏活动,教师应该予以支持。 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好问,对此,教师应支持、保护幼儿的 好奇心,启迪其兴趣,鼓励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案例中,幼儿自发、主动的拿着笔刷与水桶对篮球架其他功能与用途进行积极的探索,这一行为正是幼儿好奇好问、 好动、好玩天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幼儿的天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③教师应尽量满足儿童游戏的各种需要,从 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以支持,推动游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避免和减少因两个学习阶段间存在的差异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入小学后的发展及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第 3 页 共 4 页
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案例中幼儿能够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幼儿说明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教师 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或者通过增加多种材料的方式继续推动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迈进。
④幼儿园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一日活动或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案例中幼儿的行为就是教学外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与科学探究精神的萌芽,对此,教师应给与精心的呵护。
综上所述,教师应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2、答案如下:
分类能力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4岁之前基本不能分类,中班幼儿分类能力受其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约束,主要按照颜色、形状、大小分类到逐渐发展成按照事物属性、及事物自身隐蔽的内部特点来进行分类。 如何实施教育:1.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和方法;2.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3.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其分类能力;4.在学习中发展幼儿分类能力;5.通过提问等方法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异同;6.在幼儿探究物体时,成人要给以语言支持。
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我爱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
第 4 页 共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