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对比设疑巧构思,熟读深究现真意 浙江省长兴中学 梁磊 PPT: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迎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学生发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其他章节写法不同,其他都是主谓宾或主谓搭配。 师:豹子头、林教头,林冲,为什么不断变称呼? 生:前后对应,句式工整。
师:看来作者不可能忽略对句的要求,这说明“风雪”不可更改,有何作用? 生:风雪太大,压塌小屋,才无意中救了林冲性命。
生:天气冷才躲在山神庙里,风大才用大石头挡了门,才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生:冷得睡不着,睡了就听不到脚步声也就没后来了。
师:确实如此,雪下的“紧”,故事情节才顺理成章。想象你是林冲正走在去山神庙的路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
生:大雪纷飞,天特别冷,风呼呼的刮,心里很苦,很孤独。 评:言简意赅
生:雪遮住前路,风在耳边吹,深一脚浅一脚,咯吱咯吱,我心里恨高太尉,恨那些陷害我的人,也想家,想老婆(众生笑)。还很茫然,明天怎么继续?
评:细腻感知啊!
生:那风在刮,那雪扑簌簌落在斗笠上身上,雪不停的下,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又郁闷又愁苦。
师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此作者才有意如此渲染环境。想象你是林冲听到了陆虞侯等人对话会如何?
七嘴八舌者众:恨死了!恨不得杀死他们!太恶毒阴险了!
师:妻子被调戏时不恨?误入白虎堂被陷害时不激愤难平?落入冤狱不愤怒?被差役欺
1 /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侮不痛苦?为什么偏偏在此刻杀人?
读文,静思
生:内心脆弱,新愁旧恨涌上心头,由来已久的情绪才一瞬间爆发了。
评:情绪积压,忍无可忍。有道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这已非一根“稻草”。
生:他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才会拿枪杀人。 师:只是拿枪吗?
生:还有刀,用刀挖了心肝,砍了头。 师:两种杀戮方式有差别吗? 生:挖心肝更残忍血腥。 师:为什么单对陆虞侯血腥残忍?
生七嘴八舌:陆虞侯是他朋友。是高太尉、高衙内的走狗。他最可恨,是幕后黑手。------ 师点头:请条理清晰的汇总一下。
生:首先,陆虞侯是高太尉、高衙内的代表,对林冲赶尽杀绝;其次,他买通差拨、管营设下毒计,必置林冲于死地;再次,他是自幼长大的朋友,却背叛友谊,暗下黑手。
师赞叹:言之有理,条分缕析,思考与表述时都要这样分层分点。那这些人奸诈诡谲费尽心机为了什么呢?
生:高衙内为了抢占林冲的漂亮老婆。众生笑 生:高太尉为了高衙内高兴
生:陆虞侯甘当走狗,他也为了升官发财。 生:管营、差拨图财害命,也为了将来能升官。 师:为美色、私利、财名,可谓利欲熏心,丧心病狂!
“以恶制恶”固然是不值得推崇的,但为了美色、私利、财名,这些人罔顾朋友情义、道义法治,任意践踏林冲的尊严、权利甚至生命,才迫使其奋起反抗的。所以极端的方式是由特定的时代决定的,因此说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
幻灯片显示名词活用动词例句(略)
师:特定情况下名词可活用为动词。从这个角度思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二字可以怎么理解呢?
生:在山神庙躲避风雪。 师:比较直观。
2 /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生:在山神庙经历“风雪”。 师:似别有深意。
生:在山神庙搅起了腥风血雨,不对是腥风血雪。 师:关注了情节。
生:也可能是心里的一场风雪,把以前的软弱、隐忍的念头都刮走了。
师评:在那样的时代,与利益集团和解的念头当真是不切实际的啊!关注主题,真不错! 生:寒风吹彻,心里刮起暴风雪。
师评:诗意的语言,表达得真动人!还可以思考人物的心理情绪,这种思维角度难能可贵。
------
总评:恭喜大家正在尝试着用一种安静的力量思索故事的本质!作者的讲述与描写之后,我们的阅读与热议,不妨多角度思维,多挖掘深意。阅读,不是为了浅层的快感,而是深入的质疑与探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山神庙”仅仅是个地点吗?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 景慧颖
师: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已经分析了林冲的形象与“风雪”的作用,那么题目中还有一个“山神庙”,难道就仅仅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吗?
生:应该不是。因为后文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山神庙中,而且山神庙又多次被提到。 师:那么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与“山神庙”描写有关的主要情节吧。
生:第一处:“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生:第二处:“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生:第三处:“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师:这三位同学找得很准确,那么我们能不能试着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来说一说“山神庙”到底有什么作用吗?
生:可以啊。我觉得第一处与后文的“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应该是伏笔照应关系。
师:说得很好,全篇多处使用伏笔照应。那么能不能再找一处?
3 /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生:“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亦是伏笔。后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与之照应。
师:这个地方找得也对。那么第三处关于“山神庙”的描写,前文是否有伏笔呢? 生:“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这个是不是?
师:也可以。由此可见,“山神庙”对于小说情节方面的作用是重要的,那么可不可以认为“山神庙”是小说的线索呢?
生:可以。 师:怎么理解?
生:这个情节是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始终围绕“山神庙”展开,我们可以说这个叙事单元的故事开端于“山神庙”、发展、高潮于“山神庙”、结局于“山神庙”。“山神庙”不断地推展情节向前发展。
师:说的很好。“山神庙”情节属于故事中的故事啊。下面老师再高大上地总结一下,大家记录一下:从叙事情节的角度来观照、审视“山神庙”,它具有调整叙事节奏、扩大叙述空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等作用,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
师:老师认为,山神庙又是人物性格转变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说“转变”呢? 生:因为林冲之前一直选择妥协忍让、委曲求全,在山神庙偷听到陆虞侯等人的谈话之后,恍然大悟、彻底觉醒、丢掉了侥幸与幻想。
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谈一谈此前与林冲相关的事件,再说一说与之对应的林冲的形象呢?
生:在东岳庙,面对着自己的妻子遭到高衙内的调戏,林冲选择的是“妥协忍让”。 生:在白虎堂,面对着诬陷,林冲还是妥协了。
生:在野猪林,林冲也是一味地忍让要谋杀自己的两位衙役。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无论是东岳庙前的瘫软,误入白虎堂的恐惧,抑或是险些于野猪林丧命,林冲仍旧心存侥幸、憧憬美好。在草料场,他也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谁能具体说一说?
生: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师:林冲小心谨慎,照看好草料场,是为了自己平安地度过这段时间。以上种种都直接体现了林冲面对现实采取的是苟且忍让的态度。然而明哲保身只是林冲的一厢情愿,但是源源不断地刺激,由量变到质变,恰好在“山神庙”这个地点,林冲得知了高太尉的阴谋,此
4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