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热工实验指导书(2009.2)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57: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比较(1)、(3)两式,可得

kkpApAkpCpA?() ?pBpCpApB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k?ln(pA/pB) (4)

ln(pA/pC)因此,只要测出A、B、C三个状态下的压力pA、pB、pC ,且将其代入(4)式,即可求得空气的绝热指数k 。

三、实验设备

本实验的实验设备如图2所示。实验时,通过充气阀对刚性容器进行充气,至状态A,由U形管差压计测得状态A的表压h A ( mmH2O ),如图3状态A,我们选取容器内一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其体积为VA,压力为pA,温度为TA,假设通过排气阀放气,使其 压力与大气压被力相平衡,恰好此时的气体膨胀至整个容器(体积为VB),立即关闭排气阀,膨胀过程结束。因为PB = pa(大气压力),由于此过程进行得十分迅速,可忽略过程的热交换,因此可认为此过程为定量气体的绝热膨胀过程,即由状态A (pA、VA、TA)绝热膨胀至状态B (pB、VB、TB)。(注意VB等于容器体积,VA为一小于容器体积的假象体积)。处于状态B的气体,由于其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则刚性容器内的气体通过容器壁与环境交换热量,当容器内的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等时,系统处于新的平衡状态C (pC、VC、TC)。若忽略刚性容器的体积变化,此过程可认为是定容加热过程。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可由U形差压计测得hC ( mmH2O )。至此,被选为研究对象的气体,从A经过绝热膨胀过程至B,又经过定容加热过程至C,且状态A、C所处的温度同为环境温度,实现了图1中所示的过程。

图 2 实验设备示意图

8 / 64

图 3 气体热力过程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

2.进入实验室后,参考实验指导书,对照实物熟悉实验设备。

3.实验中,由于对装置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因此,实验开始时,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通过充气阀对刚性容器充气至状态A,使hA = 200 ( mmH2O )左右,过几分钟后观察水柱的变化,若不变化,说明气密性满足要求;若有变化,则说明装置漏气。此步骤一定要认真,否则,将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同时读出hA的值。

4.右手转动排气阀,在气流流出的声音“拍”消失的同时关上排气阀(此时,恰到好处,实验操作者在实验正式开始前要多练习几次)。

5.待U型管差压计的读数稳定后,读出hC(大约需5分钟左右的时间)。 6.重复上述步骤,多做几遍,将实验中采集的数据填在实验数据表格中,并求k值。

五、计算公式

如果将前述的(4)式直接用于实验计算的话,那是比较麻烦的。因此,针对我们的实验条件,现将(4)式进行适当的简化。

3 3

设U型管差压计的封液(水)的重度为γ= 9.81×10(N/m),实验时大气压力则

3

为pa≈10(mmH2O)。因此,状态A的压力可表示为pA= pa + hA,状态B的压力可表示为pB = pa,状态C的压力可表示为pC = pa + hC。将其代入(4)式得

pa?hAhln(1?A)papa (5) k??pa?hAhA?hClnln(1?)pa?hCpa?hCln实验中由于刚性容器的限制,一般取hA≈200(mmH2O),且hC?hA ,因此有

hC?pa?pa ,hA/pa1,(hA?hC)/(pa?hA)1 。

所以,按照近似的方法,(5)式可简化为

9 / 64

k?hA/pahA? (6)

(hA?hC)/(pa?hC)hA?hC这即为利用本实验装置测定空气绝热指数k的简化(近似)计算公式。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室 温ta = ℃ 大气压力pa = mmHg 湿 度φ = %。

实验数据记录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ki/10 hA (mmH2O) hC (mmH2O) hA - hC k=hA/(hA-hC)

七、实验报告要求

1.预习实验报告,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方法,实验时认真动手操作。

2.书写实验报告,其内容除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外,还包括实验原理简述、实验设备简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讨论。

八、实验思考题

1.漏气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2.实验中,充气压力选得过大或过小,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空气的湿度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4.在定容加热过程中,如何确定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回到了初温?

5.若实验中,转动排气阀的速度较慢,这将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6.本实验所选定的热力系对刚性容器而言是开口变质量热力系,请按开口系统导出(4)式。

10 / 64

实验三 喷管试验—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性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巩固和验证有关喷管基本理论。熟悉不同形式喷管的机理,掌握气流在喷管中的流速、流量、压力变化的基本规律及有关测试方法。

2.对渐缩喷管和缩放喷管进行下列测定

(1)测定不同工况(初压P1不变,改变背压Pb)时气流在喷管中的流量M;绘制M—Pb曲线;比较最大流量Mmax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确定临界压力Pc。

(2)测定不同工况时气流沿喷管各截面(轴线位置x)的压力P的变化;绘制出一组P—x曲线;分析比较临界压力Pc的计算值和实验值;观察和记录Pc出现在喷管中的位置。

(3)将M—Pb曲线和P—x曲线相比较,分析异同点及原因。 二、实验原理

1.在稳定流动中,喷管任何截面上质量流量都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若初速度为0,流量大小可由下式决定

2k?1f2u2p2k?2kp1?p2kM??f2??()?()?

v2k?1v1?p1p1?式中:k—气体的绝热指数;

2

f2—喷管出口截面积,m;

3

v2—气体比体积,m/kg ;

p —压力,Pa。

下标符号:1指喷管入口,2指喷管出口。

若降低背压,使渐缩喷管的出口压力p2或缩放喷管的喉部压力降至临界压力pc时,喷管中的流量便达到最大值,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11 / 64

搜索更多关于: 热工实验指导书(2009.2) - 图文 的文档
热工实验指导书(2009.2)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11a9yg5b3ef8l940oa3cwgi893aj006i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