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1.读P2图1.2,P3图1.3回答:
农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______________,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较_______,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口增长_________。
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__,俄罗斯、________和日本等国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二战后由于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_________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3.读P6图1.6回答: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项指标构成的。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_型三种。 (3)原始型:_______出生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_______出生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_______出生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自然增长率
(4)发达国家已进入________型;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_______型向_____型的过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_________型向________型的过渡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了________型向_______型的转变。 【考点】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1)二战前:欧洲人到美洲和大洋州,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战后:迁入区________,迁出区________,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的。 2.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古代:“安史之乱”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由_________流域迁移到_______流域。其主要原因是由________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 (2)我国古代:(读P9图1.8回答) 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国家实行_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入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在调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_________和缩小_____________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变化;二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变化。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_____________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考点】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人口容量很大,其中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考点】城市空间结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其中_________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特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为______状或______状分布。在有些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既是商业活动中心又是服务中心的特殊商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多寻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来布局其厂房、仓库等设施。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区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______区、________区和_________区等。 2.读P22图2.7和P23图2.8回答:
(1)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其用途,则OA可能成为___________功能区,AB可能成为_____________功能区,BC则可能成为___________功能区。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是其主要因素。城市中各类土地的用途主要取决于付租能力的高低,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考点】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有大小之分,从大到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都是不同的。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______,级别______,服务范围_____;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______,级别______,服务范围_____; 【考点】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P32图2.19回答:
(1)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_________以后,从1800-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5倍多,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56倍,城市化浪潮一浪接着一浪。 (2)填表: 国家 类型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3.读P33图2.20回答: (1)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曲线,发达国家(如英、美、日)都进入城市化的__________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____________阶段(如印度)和__________阶段(如巴西)。 (2)填表: 城市化阶段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起步 时间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城市人 口比重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因 后果 水平 发展速度 2
地域扩张趋势 常见问题 4.读P36图2.25回答: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不仅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土地质量下降,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等现象,甚至出现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_____等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读P42图3.3,回答: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由(气候、地形、土壤、水源)____________条件和(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政策)__________条件以及科学技术条件所构成。 2.分析:
(1)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自然条件 ①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②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③天山的冬季牧场
④横断山区种植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因素 ①阿根廷的牛肉摆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②荷兰的鲜花,装扮着北京的高级酒店
③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乳牛 ④我国华南的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的市场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价格大幅度下跌 (3)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主要科技因素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总产大幅度提高 ②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3.将下列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
①中国水稻种植业 ②美国中部平原区的商品谷物农业 ③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畜牧业 ④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 ⑤蒙古游牧业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投入多少分:集约型农业有_______________;粗放型农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型农业有_______________;自给农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读P47图3.10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及特点 (1)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条件:
①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经济条件 历史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P49图3.13与P50图3.14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1)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2)形成条件
①共性:自然条件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市场_____________,土地_________,机械化__________,农业科技________。
②个性: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利的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市场广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广人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度发达的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进的科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________________经营,农产品_________和___________高,_______竞争力强。 6.读P51图3.15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1)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P53图3.19,表3.1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
(1)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表
区位条件 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代表地区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农产品种类 生产规模 商品率 科技水平 经营方式 9.填表 分布地区 主要农产品 主要特点 区位条件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率_____,生产规模____,专业化程度______ 乳畜业 商品率_____,多分布在_____周围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 读P58图4.2回答:
1.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工业生产按投入要素的不同把工业生产分为_________导向型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等);_________导向型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等);_________导向型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等);_________导向型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工业等);_________导向型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等)。 3.近年来,科技进步很快,工业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_______因素,如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_________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除此以外,________和__________也成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4.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工业_______ 工业_______ 工业地域,工业地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形成和______________形成两种。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