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际沟通课教案7吸取道家智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23:4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 时 计 划

第13周 ( 第12周 大部分开会培训,没上课) 编 号 7 课 题 班 级 日 期 课 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吸取道家智慧精华, 以指导为人处世和沟通、管理工作,做人际沟通、交往高手 2.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道家智慧精华, 培养与人高效沟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加强敬畏、道法自然等优秀的情感品质 教点 学分析 难点 重学会运用道家智慧精华, 培养与人高效沟通的能力 培养、加强敬畏、道法自然等优秀的情感品质 18电气2 星期二第6节 新课 吸取道家智慧指导为人处世和沟通、管理工作 18电气1 星期二第1节 课 时 1 18平面2 星期三第4节 教 具 18食品2 星期四第1节 作业布置 学习通5.25-30: 请你吸取、运用道教文化的精华,谈谈对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事业,有何指导意义? 教学后记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与 任 务 一、总结前几个周网课作业情况 二、道家精华(精选)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5.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允执其中”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三、小结 去其糟粕,其精髓理念影响着、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把对真理和道德的高尚追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五、作业: 学习通5.25-5.30 请你吸取、运用道教文化的精华,谈谈对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事业,有何指导意义?谈清楚一件事情、一两分钟即可。 (提示: 1.可以谈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根据道家文化有何经验教训; 2.也可以谈对未来的设想; 3.提倡与家长对话、家长当面试考官提问、设计成具体的情景小话剧-- 又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哈哈哈哈,一举多得啊!) 请在人际沟通课程作业---第7次页面,发出你的魅力男声(女音):

学生活动 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做得更好 在学习通人际沟通课程里积极发言。先练好了,到时作业才好评高分! 结合时事,培养多方面素养、能力 答问:本课有何收获? 教学方法 总结上周作业,表扬作业积极的同学,并颁发小奖品 谈亲身体会,最有说服力; 从生活实际例子展开讨论 点评、鼓励为主,提出更高的希望

搜索更多关于: 人际沟通课教案7吸取道家智慧  的文档
人际沟通课教案7吸取道家智慧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bym27dgr3uh255c6he20sz532aec00ca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