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园科学教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36: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儿园科学教育

科学领域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器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小班年龄阶段目标

1、喜欢小动物和常见的植物,愿意关心、照顾他们。

2、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对雨、雪等自然现象感兴趣,能感知并发现其典型特征,体会天气变化与人们衣着的关系。

3、在玩沙、玩水等游戏中感知自然物质的特征。

4、在操作和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形状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排序。

5、乐于运用语言简单的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发现。 中班年龄阶段目标

1、亲近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观察、记录他们生长变化,了解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懂得关心照顾动植物。

2、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观察风、雨、雪等自然现象,初步感知四季的明显特征,能发现自然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3、在生活中接触水、土、木等自然物质,了解他们的显著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珍惜资源。 4、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简单的物品,体验制作和创造的乐趣,并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 5、对接触到的、带有新技术的物品感兴趣,对常见的科学现象有探究的欲望,愿意收集和交流相关信息。

大班年龄阶段目标

1、主动观察感知动植物,了解环境、动植物、人类之间的依存关系,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喜欢探索其中的奥秘,并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3、尝试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4、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感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和试验,尝试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乐于与同伴分享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5、对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感受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现代化手段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快捷和方便,爱科学,对科学家表示崇敬。

6、初步学习运用调查、访问、查阅图书、多媒体等形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体验信息的重要。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观察:个别观察、长期系统观察、比较性观察

实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种植与饲养:植物的栽培管理、动物的饲养管理 信息交流:语言交流、图表(像)记录

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生成性。

2、教育过程的探究性。 3、教育组织方式的灵活性。 4、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3、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 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3-4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期,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

4-5岁幼儿的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明显增强。

5-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他们更加渴望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我们科学教育的实践有以下启示: 1、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立科学教育目标、选择内容、确定指导策略。 2、目标的确立和内容的选择要注重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学习科学是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通过科学的学习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1、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

2、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

3、引导幼儿逐步形成关爱和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4、引导幼儿逐步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5、乐于分享与交流,形成尊重他人的态度。

幼儿科学教育指导策略

一、 选择适宜的探究内容 1、要以自然界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2、活动应有明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是已有定论,教师能够把握的。

3、主题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

二、 创设宽松的探究氛围 1、接纳幼儿错误的认识。 2、了解幼儿真实的想法。

3、接纳幼儿不同的观点、探究方式和发现。

4、对幼儿进行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位幼儿体验成功。 三、 提供有适宜结构的材料 1、材料要物化探究目标

2、材料要激发幼儿的探究和实验兴趣。

3、材料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的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实验的结果。

4、材料应是幼儿熟悉的,是生活中常见的。

四、 设计有效的提问

1、教师要善于提出幼儿感兴趣的、能激发其探究动机的问题

2、教师要依据探究目标设计提问

3、教师要提出能启发幼儿深入思考的问题

4、教师的提问应指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5、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 五、 引导幼儿学会收集和记

录实验信息

1、明确记录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作用。

(1) 记录使幼儿对事物的认

识更加客观。

(2) 记录有助于培养幼儿尊

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3) 记录有利于幼儿知识经

验的主动建构。

2、了解记录的内容和主要方式 记录的内容:猜想记录、实验设计记录、实验过程记录。

记录的形式:个人记录,小组记录,集体记录。

3、记录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确定记录的形式和方法。 (2) 记录要伴随探索过程,要

记录关键而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

(3) 引导幼儿运用记录获取

的信息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

1、教师要善于提出幼儿感兴趣的、能激发其探究动机的问题

2、教师要依据探究目标设计提问。

3、教师要提出能启发幼儿深入思考的问题,

4、教师的提问应指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5、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 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1、注意提问的措辞和技巧。 2、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3、给幼儿思考的时间。

科学现象探究的组织指导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2、引导幼儿进行实验验证,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明确实验验证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发挥记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鼓励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帮助其梳理提升经验。 动植物探究的组织指导要点 1、选择适宜的种植和饲养主题。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种植、饲养内容

①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的持久性差,所以种植时应选择种子颗粒较大,生长周期短,特征明显,生长变化突出的植物,

中班幼儿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观察的持久性有所提高,在种植时可选择幼儿熟悉的2-3种有突出变化、差异明显的或种子颗粒大小不同的,生长周期适中的植物引导幼儿进行种植或观察。 大班幼儿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喜欢参与中长期的系统观察,教师可选择3-5种具有差异性的植物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种植,除种子植物外还可以尝试植株种植。

②依据季节变化,选择种植、饲养内容

1、合理规划种植和饲养的场所 自然角、户外种植园 2、以观察为主要方法

3、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4、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师应如何发挥自然角的种植作用

1、让幼儿作自然角的主人

要引导幼儿参与自然角的设计和管理,引导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管理活动,小班幼儿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清理工作,中、大班幼儿可利用值日生轮流照管植物。

2、教师的指导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小班幼儿重点是获得关于植物特征的充分感知,中班幼儿的观察力有所提高,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可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生存条件的实验观察,如植物追光实验等。

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应注意: 1、利用动植物生长变化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动植物的特征。

4、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观察中发现。

材料及其性质探究的组织指导要点

1、提供有适宜结构的材料,保障探究活动有效的进行。 ①材料要物化教育目标

②材料要易构成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要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的看到实验过程、结果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③材料的选择能够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④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2、进行有目的的预操作,有效把握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 ①围绕关键经验,用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②引导幼儿采用适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探究和发现。

工具与技术设计活动的指导要点

1、发挥“预操作”在技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 丰富自身的知识经验,科

学理解和准确把握设计制作的原理。

(2) 精心选择适宜的工具和

材料,为幼儿的设计制作提供物质支柱。

(3) 亲自体验设计和制作的

过程,预测幼儿在制作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引导幼儿亲历设计制作的全过程,体验技术设计获得本质特点。

(1) 鼓励幼儿围绕制作主题

进行设计。

(2) 选择并提供适宜的制作

材料。

(3)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

法和设计进行制作、解决技术难题。

(4) 引导幼儿进行分享交流,

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

搜索更多关于: 幼儿园科学教育 的文档
幼儿园科学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dw19a4uh3fre38i3p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