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
1,(海淀区)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并回答31题。
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
再生制动(Regenerative braking) 亦称反馈制动,是现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电力机车重要技术之一。
通常车辆制动时,是通过刹车装置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因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现在一些先进的电动车辆上装有可将刹车时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这种电动车辆刹车过程中优先启动再生制动装置时,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变为发电机工作状态,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除一部分被车辆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还需要被电阻耗能型、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等不同类型的再生制动能量装置吸收。
电阻耗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将车辆的再生制动电能中被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的部分能量消耗在电阻上,未能加以有效的充分利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装置不代表车辆再生制动电能吸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储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将车辆的再生制动电能中被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的部分能量通过充电电池或电容器等吸收到储能装置中。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通过逆变器,将车辆的再生制动电能中被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的部分回馈至车辆供电的电网中。
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节能效果好,但目前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运行不是很稳定,若车辆没有电阻耗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仅靠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能量吸收装置,会增加运营风险。在倡导绿色、环保、节能的今天,研究、应用非传统摩擦制动的节能制动新技术,回收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势在必行。 3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再生制动技术把电动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图26实验揭示的规律一致的是 。(选填选项的字母)
营新时代,以运营时速最高A B C D 车组优势在哪? 图26
(3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围绕节约能源,给“复兴号”的设计提供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有一些地铁列车只采用电阻耗能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你认为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弊
警,并及时“给系统,“不同车同步监测、远端?请你提出针对这个弊端的改进建议。 五、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3.图2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额定功率为2 W,电阻R1的额定 2,(西城区)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电压为4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恰好正常工作;当开关S1、S2都闭合后电流表的示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数为 0.75 A。求: 流 表的示数; 超级蓝血月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 / 26 1()R2的阻值;
(3)开关S1、S2都闭合时,R2的实际功率。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夜空中上演了天文奇观——“超级蓝血月”,如图29所示。这是152年来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首次同时出现。
由于月球绕转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月亮在这个椭圆形的轨道上运行,有时会靠近地球,有时会远离地球,当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我们看到的月亮便是“超级月亮”。一般来说,“超级月亮”发生时,比远地点的月亮大14%,也要更亮30%左右。
“蓝月亮”并不是说月亮会变成蓝色,而是一个天文术语,由英语“blue 图29 moon”直译而来,英语中用“Once in a blue moon”来形容事情的罕见。“蓝月
亮”有两个定义,一个是指季度里的第四次满月称为蓝月亮,即季度蓝月亮。也有天文爱好者认为,蓝月亮是指一个月中的第二次满月,即月份蓝月亮,这种说法也得到天文界的认可。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即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处在中间的地球挡住了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上的光,整个月球落在地球的影子里,月亮的亮度变暗。月全食的时候,穿过大气层的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绿色光都被地球的大气层所吸收或散射,射抵月球上的光就主要以波长较长的红色和橙色光线为主,从而使月球表面呈现出橘红色,被称为“红月亮”或“血月”。
“蓝月亮”并不稀有,但如果“蓝月亮”是一颗“超级月亮”,又同时发生月全食,那就是十分罕见的天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超级月亮”应叫做 (选填“近”或“远”)地点满月。 (2) 月全食形成时, (选填“A”或“B”)。
A.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B.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3) 电磁波的速度=波长×频率,太阳光被分解后,红光的波长较 ,频率较 。
3,(东城区)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第32题
量子通信
基于卫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构建覆盖全球量子通信网络最为可行的手段。其主要通信流程是:量子信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中转卫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个中转卫星———量子信号从该中转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量子通信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方式,是一种保密性非常高的通信技术。近日,中国的多支研究团队与奥地利科学院塞林格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在实验中,“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进行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了兴隆地面站与格拉茨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获取共享密钥量约800kB,每秒更新一次加密密钥。基于共享密钥,中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了图片加密传输,并建立了一套加密视频通信系统,利用该系统成功举行了75分钟的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
“墨子号”卫星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面站之间实现成功对接,表明通过“墨子号”卫星与全球范围任意地点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与普适性,并为形成卫星量子通信国际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32.(1)接受量子信号的中转卫星在工作过程中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2 / 6
(2)文中“量子信号”其本质就是光的另一种形态表象,请说出将“量子信号”从中国传到奥地利要借助一颗或多颗中转卫星的理由。
(3)依据文中的介绍,请猜想量子通信将来所广泛应用的领域,并说明猜想的理由。
4,(朝阳区)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英文简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如图23所示。FAST的反射镜边框是1500米长的环形钢梁,钢索依托钢梁,悬垂交错,呈现出球形网状结构,直径达500米,反射面的总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用于汇聚无线电波,供馈源接收机接收。FAST索网结构的一些关键指标远高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要求,主索索段控制精度达到1毫米,主索节点的位
置精度达到5毫米,工作中索构件产生的最大应力不低于500MPa。整个索网共
图23
6670根
主索、2225个主索节点及相同数量的下拉索,总质量约为1300吨,主索截面一共有16种规格,横截面积介于280~1319平方毫米之间。
在洼地周边山峰上建造6个百余米的支撑塔,安装有钢索柔性支撑体系及其导索、卷索机构,以支持馈源舱悬挂于反射面上方,在馈源舱内配置有覆盖频率70MHz~3GHz的多波段、多波束馈源和接收机系统,低噪声制冷放大器,宽频带数字中频传输设备等。
FAST还配置了多用途的数字天文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更多的科学用途。作为一个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FAST还将有能力把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
31.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球形反射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力(符号设为A)是指物体内部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请通过计算求出:在横截面积S为280平方毫米的主索工作时,其内部产生的最大的相互作用力F不低于多少牛?(1MPa=106Pa)
3 / 6
5,(昌平区)四、科普阅读题(共3分,36、37、38题各1分)
太阳能热塔式发电
如图28所示的太阳能热塔式发电系统模型,位于中国科技馆“挑战与未来”展厅A厅的能源世界展区,该展品模拟了太阳能热塔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热塔式发电系统由一个集热高塔和排列在其周围大量的“定日镜”组成,“定日镜”能够根据阳光的方向调整角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尖的集热系统上,集热器通过收集太阳能,将塔内的传热介质加热为高温高压蒸汽,再由蒸汽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图28
图29
太阳能热塔式发电技术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实际应用。如图29所示,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一座白色太阳能吸热塔高耸在蓝天白云间,地面上100面定日镜组成了聚光岛,这就是我国建成的亚洲首个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电站的“定日镜”场,占地80亩左右,由100组定日镜组成,每组定日镜使用的玻璃和双轴自动追日支架等核心部件均由我国企业生产。目前,该发电站已实现1.5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稳定发电运行。 36.“定日镜”属于 ;(选填“透镜”或“面镜”) 37.请你简述太阳能热塔式发电过程中有哪些能量转化?
38.你认为和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太阳能热塔式发电有哪些优点?(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6,(门头沟区)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热传导
热传递是指热力学过程中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之一 ,另一种方式为做功。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如图22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 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
4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