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机械设计》试卷
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5-2016 学年度
上 学期《 机械设计 》试卷A(参考答案)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适用年级:2013级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满分 20 20 15 10 35 100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 )中(本大题分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下列四种叙述中,___ D _____是正确的。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变应力只能由静载荷产生; C(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D(变应力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2、在进行材料的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______ B _。
C(强度极限; D(弹性极限; A(屈服极限; B(疲劳极限; 3、当工作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B 。
A(随之升高; B(随之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 4、在一定转速下,要减小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该_________ D 。 A(减小链条节距和链轮齿数; B(增大链条节距和链轮齿数; C(增大链条节距,减小链轮齿数; D(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 5、设计硬齿面齿轮传动,当直径一定,常取较少的齿数,较大的模数以____ ___A _。 A(提高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提高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 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提高轮齿抗塑性
变形能力; 6、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不变,而减少齿数并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____ C ____。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略有减小;
7、在蜗杆传动设计中,蜗杆头数Z1选多一些,则 D 。 A(有利于蜗杆加工; B(有利于提高蜗杆刚度;
C(有利于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 D(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 8、蜗杆直径系数?的标准化,是为了 B 。
A(便于蜗杆尺寸的计算; B(限制加工蜗轮的刀具数量并便于刀具的标准化; C(为了装配方便; D(保证蜗杆有足够的刚度
9、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 B(防止轴承过度磨损; C(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 D(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 10、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α的增大而____ A___ 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 D(不定;
第 1 页 共 5 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分9小题, 每空1分, 共20分) 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 机械零件 。
2、机械零件的常规设计方法有 理论设计, 经验设计 , 模型实验设计。 3、两摩擦面之间的典型摩擦状态有_ 干摩擦_状态、 _ 边界摩擦 _状态、_混合摩擦 _状态和__流体摩擦 _状态。
4、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螺栓受___拉___应力和_扭转剪_应力作用。_
__选择;长度尺寸主要是根据_轮毂长度____选5、平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_轴的直径
择。
6、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根据__传递功率________和__小轮转速________选取。 7、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_齿面点蚀____,一般是按_接触疲劳 __强度进行设计,按__弯曲疲劳___强度进行校核。
8、在轴的结构设计中,一般轴多呈阶梯形,主要是为了易于轴上零件的 装配和 定位 。
9、按基本额定动载荷设计计算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失效概率最大为 10% 。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15分) 1、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计算轮齿强度,,为支承齿轮的轴和轴承提供设计计算所需作用力的数值。
2、什么是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否避免, 答:因为带的弹性及拉力差的影响,使带沿带轮表面相对滑动(在主动轮上滞后,在从动轮上超前)的现象叫带的弹性滑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松、紧边存在拉力差。是固有属性,不能避免。
3、链传动产生运动不均匀性的原因是什么,能否避免,影响运动不均匀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运动不均匀性,
答:链传动在工作时,虽然主动轮以匀速旋转,但由于链条绕在链轮上呈多边形。这种多边形啮合传动,使链的瞬时速度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使从动轮转速也产生周期性变化,与此同时链条还要上下抖动。这就使链传动产生了运动不均匀性。这是不可避免的。影响运动不均匀性的因素有小链轮(主动链轮)转速,链条节距np及链轮齿数z。采用较小的1
节距,较多的齿数并限制链轮的转速,可减少运动的不均匀性。 第 2 页 共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