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赏析
★《马踏匈奴》是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的代表作品。它以整块石头雕成,体积较大,浑然天成,没有过多的雕凿,却显示了神奇的气势和张力,赋顽石以生命,表现了霍去病生前的赫赫战功,也表现了大汉帝国的雄厚气势。 第四节 佛教造像雕塑
1.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雕塑表现形式有哪些不同。
★佛教于汉代从西方传入中国,这后,中国便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佛教造像运动,并造成了以云冈、龙门、麦积山和敦煌也代表的中国四个佛教造像石窟。这些佛像不但数量惊人,也向人们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和风尚。魏晋是中国大分裂时代,人们希望理想天国,想逃离苦难的现实生活。
2. 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养鸡女》。 ★《卢舍那大佛》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奉先寺群雕的中心人物,它代表了中国盛唐石窟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清秀而宽厚的整体形态背后,是幻想佛国和等级现实、
丰厚内涵、让人敬畏而神往。
★《养鸡女》则反映了宋代的宗教艺术
的世俗化倾向,雕塑的这尊菩萨更加写实,逼真,也更具人情味。
第三章 天上人间——古代壁画
第一节:古代墓室壁画
1. 古代墓室壁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古代墓室壁画表现的题材内容有哪些?
★古人相信灵魂和再生,西汉时期,中国厚葬成风,权贵们奉行视死如视生,欲把生前所有种入阴间世界。他们营建浩大墓室,并多绘上壁画。这些墓室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尽其所能地把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绘画出来,这些画面是古代生活的生动体现,对后世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第二节:宗教壁画
1. 古代宗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敦煌莫高窟,大西北戈壁滩上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上千年的佛教壁画,并以北朝和唐代作品的艺术成就最高。现在的492个洞窟,时至今日,依然带领观众走入一个虚幻神奇的佛国世界。它们大多以佛位传说为题,多为历代无名画工所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色彩绚烂。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其性质是把佛教教义通俗化、形象化的大型宣传画。 2. 在中国壁画艺术史上,吴道子的艺术风格与成就有哪些? ★吴道子的画风,对以后的宗教人物画有重大影响,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法,开创了兰叶描和纯莱描。他用笔起伏变化,势状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被后世称为“吴带当风”。
3. 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飞天》、《送子天
王图》。
★《飞天》是佛教的部众之神之一。据佛经上说,她们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宝山之中,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散天雨花,放百
5
美术赏析
花香。每当鼓乐齐鸣,天花乱坠的佛说法时刻,她们就出现在天空。中国历代飞天作品以敦煌壁画最为著名。她们被绘于窟壁高处,以求“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境。她们不靠翅膀飞扬,仅靠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就如游鱼戏水,飞鸟在空,显得轻盈而美妙,这是世界绘画史上最巧妙又优美的艺术形象之一。
第三节:画像石和画像砖壁画
1. 中国古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 2. 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弋射收获图》。
第四章 妙笔丹青——中国人物画
第一节 古代人物画
1. 古代人物画的“传神写照”是什么意思?。
★东晋画家顾恺之不但画艺精湛,并且在绘画理论上提出了以“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中国人物特有的创作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影响深远。“传神写照”的意思就是以生动传神、美丽流畅为作品的追求目标。 2. 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表现内容。
3. 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洛神赋图》、《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
★ 东晋顾恺之的传世精品《洛神赋图》是根据三国
文学家曹植的文学名篇而作,以长卷的形线,通过“惊艳”、“陈情”、和“偕逝”三个故事层次,描绘了曹植的一段伤感的爱情故事。全图中锋勾勒,线条春蚕吐丝,节奏连绵不断,悠缓自然。这幅更重视人物的眉目传情,抒发出主要人物的内心感受。以洛神的流连,似去不回,曹值的怅然若失,侍从的漠然呆板,加之人物于山水之中,绘就了一幅中国画史的精品,是人物的经典,为今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拓展了一片天空。
★ 《步辇图》是唐代名家阎立本的传世名作。以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晋见唐太宗
以求取文成公主为主题,画面以着民族服装的禄东赞为中心。他态度谦恭,在红白两汉臣的映衬下更显服饰华丽。从人物比例上看,他明显小于唐太宗,以显示太宗的地位和威仪。该作品对于人物肖像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刻画相当成熟和成功。整幅图虽无背景,然而线描简动、纯熟、流畅、色彩搭配沉稳高贵,营造了一种庄严、和谐友好的气氛。
6
美术赏析
★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著名
画家顾闳中的一幅旷世杰作。顾闳中是南唐官宦画家。他受后主李煜之命,偷入权臣韩熙载家中察访,回来后凭记忆画出了五段宴会的场面。场面以屏风相连相隔,如连环组画,人物刻画十分精工传神,如韩熙载高冠美髯,气度不凡,却
在眼神中沉露出沉郁与寡欢,人物布置与组合,用笔、着色等方面严谨而洗练,表现了工笔画在五代时期达到了高超水平。
★
第二节 现代人物画
1.著名的现代人物画家及主要作品。
★徐悲鸿,传西国教育入中国且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蒋兆和,以西画人物画入中国画,重视民生疾苦,代表作有《流民图》。 林风眠,现代意义的中国绘画第一位大师,代表作有《绿衣女》。 2.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愚公移山》、《绿衣女》。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抗日时期创作的作品,以西画的明暗结构造型方法与中国画水墨写生形象相融合,塑造出强健有力的人物形象,与不屈不挠的人物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抗争意识及中国画的笔墨神韵。
★《绿衣女》是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他体现了大师绘画“中西融合”的特点,流畅的线条,温润的色彩,通透的笔墨,把人物阿娜贤淑的坐姿表现得优美动人。作品融合了敦煌壁画与西方野兽派马蒂斯的表现手法,布局丰满,充满灵气。
第五章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山水画
第一节: 古代山水画
1. 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
★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一般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学修养,他们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
创作方法,即以自然为师,深入大自然去体验和感受山水,然后将客观山水景物与画家的主观思想、审美情趣相融合,通过艺术技巧把景物作主观意象的表现。追求显山水真貌、达画家真情的意境。因此,山水画的审美特征在意境,这是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要领。
2. 中国山水画的取景方式。
★中国山水画的取景方法独特,即山水画家把大自然的空间透视关系归纳为“三远”:平远、
7
美术赏析
高远、深远;三种透视方法可综合运用,也可单独运用。
3.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溪山行旅图》、《六君子图》 ★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作,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并且开始成熟起来。在《游春图》的画面上,烟波漂渺的湖水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泛起磷磷波光,湖中有人荡舟,湖岸山色返青,桃李盛开,山谷中白云冉冉,朱宇丹桥稳现其中,展现了很美的意境。
《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两宋山水画大师范宽的旷世名作,这幅画描写秦陇一带景物,体现了人者“峰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画风,反映了画家的创作特色。画面取景高远,中部的烟岚拉开了前景与远景的空间距离,令人感到远山异常雄伟高大。山间悬挂的瀑布、近景上淙淙的溪流,使景物活了起来。
《六君子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的作。,在元代水墨写意画已压倒青绿山水画成为画坛的主角,同时,元画也以诗书画印把水墨写意布造成一个美观的整休体,优美、抒情、写意。就好似这幅《六君子图》,仅有六棵零落的小树,隐约的远山,没有人物,湖平如镜,天空寂寥,
笔精墨妙,反映了当时汉族知 识分子普遍的心境,闲适无奈和一
种淡淡哀愁的状态。(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第二节:近现代山水画
1. 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及作品名称。 2. 从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赏析作品:《江山如此多娇》。
★现代傅抱石、关山月中国山水画
《江山如此多娇》:为人民大会堂所作。
画面天地相接,云蒸霞蔚中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上方有皑皑雪山,下部是岭南苍翠的高山和浓密的松柏林,作品以绘画形象再现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这幅画在初稿完成后,曾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