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
1.下列有关安全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实验室使用电器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B.实验结束后,应关好水龙头、排气扇及切断电源
C.未经老师允许,可以带食物进实验室,可以边做实验边吃东西 D.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准带出实验室 2.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4.将下列错误操作产生的后果填在空白处:
(1)手拿试管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内所盛液体超过容积的1/3时给试管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不垫石棉网直接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盛固体试剂干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量程为100℃的水银温度计测定浓硫酸的沸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5.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KCl、NaNO3 C.Na2CO3、CaCO3
B.水、酒精
D.MgSO4、ZnSO4
6.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第1页共5页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7.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8.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蒸发 C.过滤
B.蒸馏 D.萃取
9.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10.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1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锥形瓶、牛角管、火柴.不.
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12.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第2页共5页
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 )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知识点三:物质的检验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H2SO4
B.HClC.NaOH
D.NaNO3
14.有Na2CO3、AgNO3、BaCl2、HCl、NH4NO3五种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如果四支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C.一支试管出现气体,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1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
综合应用
16.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17.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但电解前要进行粗盐精制.试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H+ - 第-3 页共5页OHCl SO 溶 CO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Mg2+ +溶 微 溶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微 不 溶 溶 不 不 微 (1)选择试剂以除去下表所列的可溶性杂质. 杂质 CaCl2 MgCl2 加入的试剂 Ⅰ________ Ⅱ________ 硫酸盐 Ⅲ________ (2)精制过程既要将杂质离子Ca2+、Mg2+、SO完全沉淀,又要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为此你认为加入所选沉淀剂的合理顺序为:Ⅱ、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最后加适量的盐酸以调节溶液至中性并除去过量的CO.其中盐酸除去C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 请回答:
第4页共(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5页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验证的方法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猜想Ⅰ:固体A中含 中,滴加稀盐酸,并CaCO3、MgCO3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猜想Ⅱ:固体A中含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有气泡放出,无白色 现象 结论 猜想Ⅰ成立 BaCO3 中,先滴入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 沉淀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答案 C B A C 1 2 3 5 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 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6 7 第 8 5页共9 5页10 11 12 13 14 15 C C B D D B C AD D B 4.(1)容易烫伤手 (2)液体沸腾时易喷出伤人 (3)烧瓶易炸裂 (4)烧杯易炸裂 (5)浓硫酸的沸点超过温度计的量程,会使温度计破损
16.试剂:过量HNO3溶液、过量Ba(NO3)2溶液、少量AgNO3溶液 结论:Na2CO3,Na2SO4、NaCl 17.(1)Ⅰ.Na2CO3 Ⅱ.NaOH Ⅲ.BaCl2 (2)Ⅲ、Ⅰ
(3)Na2CO3+2HCl===2NaCl+CO2↑+H2O 18.(1)过滤
(2)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3)猜想Ⅰ: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或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稀硝酸(或稀盐酸) 猜想Ⅱ不成立
猜想Ⅲ:滴入BaCl2[或Ba(OH)2或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