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
A. 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 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 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 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2.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4.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5.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主要差异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而成 B.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C.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 D.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6.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7.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
者“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D.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9.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
证这一观点的是( )
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1
A.“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10.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
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1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 )
A.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B.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3.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
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感叹孔子的学说并称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 A.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B.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 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14.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5.在18世纪,法语成为欧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的国际语言。这主要是因为( ) A.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推动 B.启蒙运动的影响
C.《人权宣言》的传播 D.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
1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此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17.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
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信仰得救 D.因信称义
18.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进步,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践行这种观点的? ( ) 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B.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
2
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 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 19.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20.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D.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兴起 21.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23.有人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B.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的本性 C.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和精神危机 D.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战争、疾病的威胁
24.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B.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C.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25.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
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普罗泰格拉
3
材料二: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8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20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