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者影响力,实行正确领导的必要前提;是能否正确选择和实现领导目标,开展领导活动,影响人们自觉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动力;是能否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打开局面,率领部属团结协作、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完成任务的决定因素。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联合国决定下半旗致哀,有的成员国反对,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铿锵有力地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受人民爱戴?在国外银行一分钱的存款也没有?”反对的人无言以对,决定由此通过。这说明周总理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俭朴清廉,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素质举世尊敬。由此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二)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与其非权力性影响力大小成正比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行政领导者综合素质能力的反映与运用结果。一个合格的行政领导者不仅善于运用权力,更善于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使较好达成组织目标,而且使组织内部产生向心力、团结一致。如果一个行政领导者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但人们对其素质不满,就证明这个领导者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果通过提高个人素质来弥补这些缺陷,他还是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否则,非权力性影响力就会越来越低。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越高,他在实际工作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就越大。行政领导者良好的素质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坚持行政活动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领导群众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科学领导。素质高的领导,更容易成就事业,因为他能够凝聚大众之心,能够集聚群体之力,引领事业朝着既定的方向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为什么同样的职务、同样的权力,有的领导威信高,而有的领导没有威信,别人表面点头,心中反感,这其中的差别就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差别,就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的差别。研究表明,人都有尊重、服从、崇敬、信赖、接纳、忍让他人的心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优秀的品德,超群的才能,渊博的知识,纯洁的感情,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形象,完善的人格能深深赢得被领导者的敬佩和仰慕,并把他当作自己的榜样、楷模和前进的导师。形成这种心理以后,就会对领导者所发出的各种信息包括做出的决策,都会认为是真实的、可靠的、正确的、可信赖的,值得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他崇高的品德令人由衷敬爱,他多方面
干练的才能使人敬仰佩服,他博闻强记的知识让人心悦诚服,他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叫人倍感亲切,他献身理想鞠躬尽瘁,在党和人民的心目中威望极高。 (三)提高行政领导者影响力的关键是提高领导者的素质
在现代行政活动中,行政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在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中占有的比重已大大超过权力性影响力。现代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趋势,需要行政领导者具有高素质。行政领导者对下属所发生影响,已不完全是凭借他所具有的权力,他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高强的能力、宏大的气度以及优良的品质。这样其下属是因“佩服”儿“受命”,决不会因“恐惧”而“服从”,这就是现代行政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影响力。这表明,提高行政领导者影响力的关键是提高领导者的素质。
从行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来分析,行政领导者影响力作用的对象是被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行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首先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同时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智能互补的关系,也是矛盾冲突的关系。行政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二者关系的融洽,而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一个领导者要有强大的影响力,他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而且还要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达到这些标准,非一日之寒,必须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切实提高个人素质。 结语:
总之,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是以行政领导者基本素质为基础的,是以行政领导者的能力素养为上升工具的。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对领导者自身素质具有能动作用,行政领导者影响力的提高,要求领导者自身素质需不断提高。努力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领导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强《领导科学》高教出版社吗,1999年第1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6-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版
3、彭继东 《高校青年干部道德修养面面观》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郭庆松《新世纪我国领导人才素质研究》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