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合格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及时检查整改处理。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必须在每道工序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办完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工程具备隐蔽条件或达到中间验收部位,进行自检,并在隐蔽或中间验收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及甲方代表验收。通知包括隐蔽和中间验收的内容、验收时间和地点。准备好验收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验收合格,监理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进行隐蔽和继续施工。
6、建立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制度,建立健全验收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及单位工程验收制度,强化过程控制。虚心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监理单位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并达到要求,及时请有关单位进行复验。 7、实行“三不”制度
⑴原材料构配件不合格,无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书等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生 产 班 组 技 术 员 材 料 员 质 检 员 项 目 技 术 负 责 人 质 量 管 理 标 准 公 司 质 量 技 术 部 项 目 经 理 部 ⑵上道工序未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⑶隐蔽工程未经质检人员和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可,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成品保护。 8、电气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和试验:
(1)由材料供应部及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对电气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和实验,并对其受检状态进行标识。
(2)材料检验和实验的依据: a、配电设备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与合同要求一致; .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技术文件齐全; .设备外观无破损、无变形、无油漆脱落; .绝缘部件完整,瓷件无损坏、无裂纹和瓷釉完整; .电气部件齐全、固定牢固;
.操作机构转动灵活、开关触点接触紧密; .配线整齐、正确,各接线端子连接可靠。 b.器具
.器具名称、规格、型号与合同要求一致; .器具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齐全;
.器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脱落、镀层锈蚀、灯罩破裂等。 c.管材
.管材规格、型号与合同要求一致;
.证件齐全即管材有出厂化验单及材质单、合格证等;
.管材外观无折扁、无裂缝、无锈蚀、镀锌管镀锌层无脱落等。 d.线材
.线材规格、型号符合合同要求; .线材合格证及材质报告单等齐全;
.导线外观完整,无机械损伤,导线绝缘层分布均匀、手感柔软,芯线表面有光泽。
.加强对电线、电缆的质量控制,进场后必须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建筑电气工程》DB23/723的有关条款要求实施检验,再取样送至有资质的部门来检测、证实其每芯导体电阻值。 e、保护
.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合格品、不合格品要摆架标识,不同规格要分别放置,做到不潮、不漏、不压、不坏,进行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f、二次复试
.对进场的绝缘导线、电缆、照明开关、插座等要求二次复试的电气材料,必须送到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符合其节能设计要求才能应用到本工程当中,否则严禁使用。 9、施工过程的检验:
(1)由电气项目负责组织实施对已完工序进行逐点检验,确保随时消灭发现的每一处不合格点;质检员通过抽查来验证项目负责人的检验工作的质量,并作记录。
(2)工程检验试验依据:《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电气工程DB23/723-2003。
(3)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流程图 班组自检、互检,质检员进行检查 合格 工序之间进行工序交接检 查,质检员进行检查 合格 项目部组织技术员、质检 员进行复检 合格
报请公司技术部、质检部进行复查,技术部不定期抽查 合格 上报监理部及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合格 分析原因,对项目不合格 经理部进行处罚 不合格 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处理解决 合格 分析原因,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不合格 合格 修 理 完 善 不合格 不合格 10、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及难点和解决方案 ⑴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和解决方法:
1电气竖井中配电干线较多,载流体种类多,敷设方式多,为了布置合理有○
序,便于施工,在施工前结合电井中箱及线路出井位置,按避免或尽力减少交叉的原则,将各条、各种线路,妥善布置,为了避免混乱,影响施工,施工前各方要统筹协调,画于纸面明确各自线路及箱在井内的具体位置。 2电井中楼板上的孔洞,在预留时很难使各层处在同一中心线上,一般为先○
按确定好的位置,线路多少及其排列,预留相应尺寸的条状(对电缆、管路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