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1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地理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4---5题。

4.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5.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下图为某半球某河流一沙洲头大小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沙洲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在流速较慢的河段形成 B.多在上游河段形成 C.多靠右岸形成 D.多靠左岸形成

7.如果该河流年平均水位没有太大的变化,则2006~2010年沙洲头大小的变化说明( ) A.此时段沉积作用明显 B.航运条件得到改善 C.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D.地转偏向力变大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9.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10.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

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据此回答11---13题。 11.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条件差 B.灌溉水源成本高 C.农村劳动力缺乏 D.粮食已自给有余 12.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

A.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 D.抑制民工大量外出 13.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 ( ) A.禁止民工外出打工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D.统一管理撂荒耕地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15.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C.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B.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D.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比拉大沙丘长 3000 米,宽 500 米,高 114 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 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 5 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16---18题。

16.比拉大沙丘所在海湾及其周边地区

A. 火山地震频发 B. 气候温和湿润 C. 有季节性海冰 D. 常绿硬叶林广布 17.图示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A. 流水的搬运与堆积 B. 岩浆的固结与风化 C. 风力的搬运与堆积 D. 海浪与风力的侵蚀

18.比拉大沙丘移动速度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沙丁鱼喜冷水,多群居,以大量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长约数千米、宽达1千米、厚约10米的“鱼带”,经过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域产卵。下图为沙丁鱼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19---21题。

19.厄加勒斯浅滩适宜沙丁鱼集聚的优势条件是 A. 远离陆地,船舶较少 B. 冰期较短,水温较高 C. 水域较浅,光照充足 D. 风浪较小,水流平稳 20.导致厄加勒斯浅滩沙丁鱼群在5-7月北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德班附近海域有赞比西河汇入,盐度低 B. 冬季西风漂流势力增强,由南向北侵袭 C. 北方为沙丁鱼产卵地,温度低鱼卵易孵 D. 冬季沿岸浅滩萎缩,海水营养物质减少 21.当沙丁鱼北迁时

A. 南极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B.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多阴雨天气

2016年5月加拿大艾伯塔省发生灾难性森林大火,造成约10万居民撤离。下图示意加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5n218rp26d7jn4l8uv58u602x74s012n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