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职高数学教案 - 下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23:10: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求等比数列

2,2,6,?.的通项公式与第7项. 31,a5??5,判断?125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252.在等比数列?an?中,a2??几项.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结论:an?a1?qn?1.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3A组(必做);教材习题6.3B组(选做) (3)实践调查: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教师教学后记】

例1是基础题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与等差数列一样,教材中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归纳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完全归纳法,公式的正确性也应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这一点不需要给学生讲.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四个量:a1,q,

n, an, 只

有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一个量.教材中例2、例3都是这类问题.注意:例3中通过两式相除求公比的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常用的方法.

从例4可以看到,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将这三个数设成是

a,a,aq比较好,因为这q样设了以后,这三个数的积正好等于a3,很容易将a求出.

§ 6.3 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13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计】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应用举例.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难点是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求等比数列的项数n的问题及知识的简单实际

应用.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叫错位相减法,这种方法很重要,应该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a1、q、n、an、Sn,只要知道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两个量.

教材中例6是已知a1、an、Sn求q、n的例子.将等号两边化成同底数幂的形式,利用指数相等来求解n的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6.3 等比数列.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趣味数学问题】传说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和国王的故事。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下面来研究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 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

Sn?a1?a2?a3???an. (1)

由于an?q?an?1,故将(1)式的两边同时乘以q,得 (2) qSn?a2?a3?a4???an?an?1.用(1)式的两边分别减去(2)式的两边,得

(3) ?1?q?Sn?a1?an?1?a1?a1?qn?a1?1?qn?.当q?1时,由(3)式得等到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

a1(1?qn)Sn?(q?1). (6.7)

1?q 知道了等比数列?an?中的a1、n和q(q?1),,利用公式(6.7)可以直接计算Sn.

14

由于 a1qn?an?1?anq, 因此公式(6.7)还可以写成Sn?a1?anq (6.8) (q?1).1?q当q?1时,等比数列的各项都相等,此时它的前n项和为Sn?na1 (6.9)

【想一想】 在等比数列{an}中,知道了a1、q、n、an、Sn五个量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 【注意】 在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一定要判断公比q是否为1.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5 写出等比数列 1,?3,9,?27,?的前n项和公式并求出数列的前8项的和. 例6 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由几项组成.

【注意】 例6中求项数n时,将等号两边化成同底数幂的形式,利用指数相等来求解.这种方法是研究等比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现在我们看一看本节趣味数学内容中,国王为什么不能兑现他对大臣的奖赏承诺? 国王承诺奖赏的麦粒数为 S641(1?264)??264?1?1.84?1019,

1?294211,末项为,各项的和为,求数列的公比并判断数列是4936 据测量,一般麦子的千粒重约为40g ,则这些麦子的总质量约为7.36×1017g,约合7360多

亿吨.我国2000年小麦的全国产量才约为1.14亿吨,国王怎么能兑现他对大臣的奖赏承诺呢!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6.3.3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趣味问题】设报纸的厚度为0.07毫米,你将一张报纸对折5次后的厚度是多少?能否对折50次,为什么?

【小知识】复利计息法:将前一期的本金与利息的和(简称本利和)作为后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例7 银行贷款一般都采用“复利计息法”计算利息.小王从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76%, 如果5年后一次性还款,那么小王应偿还银行多少钱?(精确到0.000001

15

万元)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张明计划贷款购买一部家用汽车,贷款15万元,贷款期为5年,年利率为5.76%,5年后应偿还银行多少钱?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什么?

a1(1?qn)a?anq结论:Sn?(q?1).Sn?1(q?1).

1?q1?q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3组(必做);

(3)实践调查: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教学后记】

第六章小结与复习

16

搜索更多关于: 职高数学教案 - 下册 的文档
职高数学教案 - 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90n9jdwy1wxgv8jpwd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