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流感惊动世界!
4月2日,江苏省卫生厅通报,江苏省确诊4例H7N9禽流感病例。加上之前上海和安徽的3例,全国共达7例,其中上海2例死亡。这是首次发现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实例,让全球医学界多了一份担心。恐怖的大流感会不会出现?
从甲流H1N1到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再到新型流感H7N9,庞大而复杂的流感病毒家族不时通过变异..推陈出新,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对于H7N9流感新病毒,人类还知之甚少。
对付病毒,我们一直沿袭西医的“对抗模式”,消灭病毒,置病毒于“死地”。通过不断发展的医学力量,把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杀死,希望将其从现实生活中的疾病完全赶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在研究不同的办法对付病毒时,“比人类更智慧的病毒”也在不断地寻找生存的方法。病毒会不断地变异,改头换面再次来袭。1957年“亚洲流感”爆发,人体中的H1N1病毒被H2N2病毒取代。1968年香港爆发流感,人体中的H2N2病毒被H3N2亚型流感病毒取代。在人和病毒之间,存在着一场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究竟鹿死谁手,科学家也不敢打保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每次疫情来袭,人们总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有没有疫苗?而疫苗的研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总是比病毒慢半拍。尽管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变异的病毒还是经常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就拿流感病毒来说,H型分为15个亚型,N型分为9个亚型,两者结合起来就有135个亚型。对付不同的流感,需要研发不同的疫苗。更为尴尬的是,投入巨资研发疫苗,疫情过去了,疫苗还没研制成功。非典疫苗研发,就是最好的例证。
医学是对付疾病的终极武器吗?重新审视人类与病毒交往的千年历史,西医对付疾病的思维是“对抗模式”,但病毒斩不尽、杀不绝,超级细菌、耐多药病毒的出现,可能打得我们无还手之力,甚至失去最后的救命稻草。
实际上,对付疾病的方法,需要借鉴传统古老中医的智慧。中医对付疾病的思维是“和平模式”。中医的主导思想是平衡调节与扶正祛邪,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体内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扶正固本”,只有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疾病侵入的机会才可能降低。因中医药的存在,中华民族有了战胜疾病的“两手”,这也是中医药仍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恩格斯曾警告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从长远说,人类不是要和病毒斗个你死我活,而是要共同存活。
但在当下,新型禽流感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摘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6. 通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分)
17、文中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采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庞大而复杂的流感病毒家族不时通过变异推陈出新,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中的“不时”能去掉吗?..(2分)
19、仔细阅读全文,说说对付禽流感,我们准备的策略是什么?作者的愿望是什么?(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9~23題。(15分)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垃圾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肢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20、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4分)
21、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 悚然一惊 ( ) (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22、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3、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答: 三、写作(60分)
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的人彷徨等待,依赖别人;有的人悠哉慢行,顺其自然;有的人自我激励,奋力奔跑……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会明白自己跑起来有多么重要。
24、请以“让自己跑起来”为题作文。 要求:
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10分)
(1)学而不厌(2)星汉灿烂(3)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4)留取丹心照汉青(5)苟全性命于乱世(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红酥手,
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等等2.(3分)D 3.(3分)B
4.(8分)(1)拨 xián 捍(2)撤—澈;觉—角;胳—骼(3)示例:每一举一动都是童话,每一言一语都有诗意
5. (6分)(1):行侠仗义、疾恶如仇、胆大心细等。举例分析略。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故事情
节略)。
二、理解?感悟(30分)
(一)、(5分)6、“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极度迷恋的感情。
7. 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还有,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二) 8.A
9.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0.(1)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并守住这块封地,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11.晏子靠的是机智善辩;唐雎靠的是英勇无畏。 有爱国之心 机智灵活 能言善辩 有勇有谋 12. 黄栌不甚茂密,石阶两旁有两片寥落的暗红,废墟残碑,断石横卧,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或“乱草丛生,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 13. :①小山,银杏树,银杏树叶,红叶,绿、褐、棕色、秋雨。(1分) ②有意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美的遐想。(1分)
③不仅眼前的秋景是朦胧美丽的,还蕴藏着像美的秋景一样的美丽人生。(2分)
14. 人生的某种大彻大悟。(或“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15. .①总结全文,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上文提出的“我”要寻找的“秋韵”是什么(揭示出“秋韵”的深刻含义)。②升华主题,表明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四)16.从当前出现的首次发现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社会现象谈起,追本溯原,说明流感病毒的不断升级以及人类与之不断作斗争的历史,接着在说明人类对抗禽流感病毒的通常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对禽流感病毒的中医之路。
17.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在人和病毒之间,存在着一场不断升级的战争。
18不能.去掉。因为这个词准确地说明了流感病毒家族通过变异推陈出新,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的偶然性、无规律性,让人类猝不及防。如果去掉,句意则变成了流感病毒家族通过变异推陈出新,威胁人类的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