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
李文萍
教学目标:
1、 联系小组提出的问题,结合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
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2、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回忆旧知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可贵的亲情、友情)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了解了文章大意。出示本课知识树,明确本节目标。上节课让每个小组重点提出了不理解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展示出小组问题。
主要展示以下四个问题: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是“可贵的沉默”?
3、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翻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4、“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是什么意思。
1
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四个人讨论一下以上4个问题。 二、 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指名说(指回报父母的爱)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来?(16段)而这些都是孩子们以前所没有意识到的。
2、为什么说是“可贵的沉默”? 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孩子们沉默了? 指名说(11-13)
出示13段,指名读。体会老师在提出问题后教室里的情景什么样?
出示图二,观察同学们的神态神情是什么样的? 他们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说(爸爸、妈妈都能记得自己的生日,并且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祝贺,而我怎么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爸爸、妈妈的生日在什么时候?怎么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3、师: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翻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你从“犯了错误似的”体会到什么?
指名说(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内疚,认为自己做的不好,难为情)
又为什么说这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呢?
2
指名说(孩子们认为自己以前做的不好,内心产生了回报父母的爱的意识)
师: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好陷入了沉思。这是沉默时的情景。那么沉默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出示图一,看图,你感受到沉默前孩子们是怎样的? 指名说(很高兴、很兴奋、很热闹)
为什么兴奋?(在同学们生日的时候,父母都向自己祝贺) 出示第9段最后一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 自由读,指名读。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师:父母为孩子筹备生日聚会、送孩子生日礼物、并且祝福孩子。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板书:感受父母的爱 在老师给孩子们提出建议后,孩子们做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你的生日吗?谁来谈谈? 指名读16段。
现在你理解了“可贵的沉默”了吗?
指名说(“沉默”是后悔,在老师教导下他们回报了父母的爱。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还要回报父母的爱,老师从他们心里挖了出来他们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沉默”是一种内疚,让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3
师:开始,孩子们只是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老师的教导下知道了还要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而且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在家长会上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父母感到很欣慰。 4、我们来看老师的感受:“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通过“沉默”老师带领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 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谁?(老师)
师:老师是教同学们学习知识,懂得道理的。通过提问,孩子们的“沉默”,带领孩子们把内心深处没有发现的东西给挖掘出来了,把开始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了,解决了问题,这让老师感到多么的欣慰,是多大的享受啊!到这里同学们也明白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这对于我来说,也是多大的享受啊!那么怎么回报父母的爱?你可以做哪些? 三、 拓展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 指名说
有一首歌唱的非常好《烛光里的妈妈》我们来听一听。 师:不仅仅在生日的时候,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同学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出示投影“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写出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指名读一读。
4
四、 小结,单元回归
请同学们课下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么疼爱你的,自己有什么感受,并想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父母的爱永远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