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16:5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注意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季节性,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远近疏密适宜,颜色丰富多彩,四季树种配置合理的绿化景观。同时注意选用抗旱树种和灌木等,以适应本地区的干燥气候条件。 5.4.4景观系统

(1)沿中央景观大道组织景观的相互关系,在每个组团绿地中,除通过草地、铺地、水面等平面因素进行景观营造外,还通过树木、喷泉、雕塑、灯柱、小型构筑物等园林小品进行空间上的合理搭配,从而使得自身景观更为丰富的同时,各个组团之间在视觉效果上更能相互渗透,增加景观的层次性。

(2)在小区的关键性位置,如小区出入口、组团绿地中心、街道转角处等设置符合各处性质的标志性小品,并考虑相互之间的视觉走廊,使人处在小区中觉得标识明显。 5.4.5建筑特点

(一)户型设计

通过对XX县市民对于住宅需求的调查分析,以及从客户组成、销售面积要求、户型组成比例、功能需要等方面进行户型设计。

(1)本项目设置三种户型。一种为100平米左右的两居一卫结构,另一种125平米左右的三居一卫结构,一种为135平米左右的三居两卫结构。均为一梯两户。

(2)在进行户型设计时,采用板式结构,保证南北通风,起居厅与主卧朝南,门厅、起居厅、各居室、厨卫等功能模块面积分配合理、

方便使用,干湿分区明确,入口处一般设置玄关,尽量减少户内的交通面积;保证完整的起居厅、餐厅等空间,一般设置封闭阳台、阳光室、家务阳台等辅助空间。

(3)在户型设计中,在保证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寻找户型卖点,如主卧室落地窗、飘窗、落地窗大阳台、两面采光的加大卧室、餐厅与起居厅空间的错位变化、大面积的厨卫等,争取调动客户的兴奋点,找到适宜自己的产品。

(二)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风格的确定,从色彩上考虑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力求为本地区人工环境提供丰富的色彩,形式上寻求整洁统一的风格,形成自己鲜明的特征。

(1)整体效果考虑建筑之间的高度、体量关系,通过建筑单元之间构件韵律变化等,营造丰富的空间关系,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2)体量处理上,通过建筑色彩,通过墙面、玻璃、栏杆、线脚、屋顶构架等不同材质产生的颜色区分,不同分区的色彩变化,保证色彩的丰富性。同时注意寻找共同的色彩元素,使得整个小区比较一致。整体色彩明快,不同分区之间既有一定关系又寻求新的变化,从而给人以新鲜感。 5.4.6竖向布置

(1)整体对原有竖向不做大的变动。首先对原地质地貌进行勘测,其次对原低洼地形采取分层夯实,土质低劣区进行换土处理的方案,把项目区填至与周边市政工程的高程相一致。对需加固的边坡分别采

取自然放坡、挡土墙、锚杆等方法加固。

(2)小高层建筑物内部设电梯,电梯原则上采用住宅专用梯,运行速度不超过1.2m/s。每单元设一部消防电梯与客梯兼用。 5.5土地整治方案 5.5.1现状概述

该地块前期为阳庄六组庄基地,相比周边高程略处低洼,坡度不大,地形简单。南北长320米,东西宽85米。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全,乱搭乱建,布局零乱,道路阻塞,垃圾成灾,内涝严重,居住环境和治安条件恶劣,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同时,由于管理不到位,引发土地无序开发,空间布局零乱,容积率低,加上农村集体用地多占、抢占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由于管理体制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行政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土地等资源所有权性质不同,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给城市建设及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及问题。根据实际调查统计,该地块内建筑主要有窑洞3910平方米,房屋(平房、瓦房)6200平方米;其他建筑物包括地窖及水窖8口,涝池1个(占地2.9亩),场地2630平方米,水井4眼,猪圈、土炕、灶台等15个。地面附着物包括树木190棵,3.2米高围墙590米,其他临建围墙536米。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拉动了该地块迅速升值。征地难、拆迁难、城市规划难等问题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的顺利发展。为达到土地建设的五通一平条件,项目土地整治部分包括地块内原有房屋进行拆除外运和场地进行。

5.5.2整治原则

城市“城中村”改造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风险性较高的系统工程。目前XX县还没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和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参照实施,更没有一个超前的总体规划及布局,旧村改造只是根据新村开发建设需要临时规划报建。

1、合理确定场地标高。根据古徵街和东环路道路标高为基准标高,采用不同的竖向布置形式,合理确定场地标高。竖向布置形式将根据自然地形坡度,所需场地宽度,建筑物基础埋设深度的不同方式、运输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综合考虑挖填方平衡,以减少运土和弃土量。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据承接地地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承接地内部分微低洼地作为绿化和水景用地,映托小区的山水园林特色,将较为平整的地块安排为住宅建设用地。

3、保证车流人流有良好的运输和通行条件。车行道在满足标准坡度的前提下,尽量依据建筑布局、整治地形顺势构造,确保人流、车流有良好的通行条件。

4、场地内总体排水系统流向向西。根据场地总体地形选择合理的坡比并考虑建筑物基础埋设深度,确保场地内给排水畅通。 5.5.3整治方案

根据项目区内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调查的结论,场地平整按布局功能分块分区域进行,减少工程量,特别是减少填方量。

一、分区设计

搜索更多关于: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的文档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ieb2sjba670et7c26i4qfr0177x6016j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