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纸盒,比较一下哪个体积大一些。
指出:书盒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也就是说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举例:象箱子、油桶、木盆、仓库这些都能容纳物体。 三、巩固反思 1、 完成练一练
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然后教师可以操作演示,在让学生说说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
2、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判断,然后再根据溶剂的含义进行解释。 3、完成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说明三维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使学生明确:因为它们都是有同样大小的8盒饼干堆成的,所以它们所占的空间大小也就一样。 4、完成练习三第2题
5、让学生明白杯子装的多说明容积大,杯子装的少的说明容积小。 6、第3题可让学生按要求操作,让后同桌交流摆的是否正确。
7、第4题可以让学生分别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再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8、第5题中的三个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这是它们的不同
点。而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这两个概念都与1厘米有关。这是三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的收获大吗?你觉得学好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吗?
教学后记:
13
第六课时 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第12~13页的例8、练一练以及练习三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体积和容积意义的基础上,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2、 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教材第12页上所需的材料,学生准备1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含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问:你是怎样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 二、
师生探究
1、出示1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哪个体积大? 怎样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小结:为了看得清楚,可以把它们切成正方体的小块来比较。
实物投影仪出示:第一个长方体有9个小正方体,第2个正方体切成了8个小正方体,也就是说长方体的体积大一些。
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对不同物体图形里的小方块要有什么要求呢? 2、 教学体积单位
我们知道,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正方体小块。也就是说,要用统一的正方体来计量物体的体积。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说明: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 (1)认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问:哪些物体的 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呢?(自己的手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出示12页上的2幅图,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2)认识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棱长1分泌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吗? 说说看,你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3)认识1立方米的正方体
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14
(4)归纳体积单位
通过观察、学习,知道体积单位是规定了棱长的正方体。让学生说说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怎样的正方体。 (5)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是1升水。 板书: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让学生说说那些容器大约可乘1升水。 三、巩固反思
完成练习三的第5~8题 1、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这一题中的3个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这是它们的不同点。而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这两个概念都与1厘米有关。这是3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2、 完成练习三第6题
本题要提醒学生:数几个物体的体积时,要想办法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特别要留心遮住的小正方体。 3、 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
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容积和体积单位的使用。 4、 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这3幅图是这个物体的形状,它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 完成思考题
可以提示学生以1立方厘米的图形作标准,先将右边的物体进行分割,再进行估算。右边的物体从上往下可以看作3层,每层哟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体积大约是15立方厘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15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的例9、例10,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
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资源: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想到: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演示切的过程。切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是包含多少1立方厘米。 2.设疑:萝卜(或橡皮泥)是可以切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都是可以切开的。那么又该如何去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9 1、操作准备。
(1)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
(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 2.观察思考。
(1)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2)启发: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核对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选择一些长方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它们所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 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