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选】最新苏教版 六6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3:3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三、教学例10

1.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4.组织交流: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像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四、概括公式

1.提问:根据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你能说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2.继续提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

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教材第16页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

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3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3的读、写方法。 五、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

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

17

4.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六、全课小结(略) 七、课堂作业 做练习四第1、3题。 教学后记:

18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内容:第18页的教学内容及练习四4~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一下,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完成练习四的4~8题 1、 完成第4题。

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占地面积是指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这根木料的横截面的位置,再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将这根木料竖起来,木料的横截面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哪一个面?木料的长与竖起来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3、 完成第6题

让学生认识到黄沙铺成的形状是长方体,铺的厚度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高。还应该明确要求“用方程解”的这个要求。 4、 完成第7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中两个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再分别引导学生寻找计算花坛所占空间大小以及花坛内泥土体积所需要的条件。 5、 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弄清三合土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题可以先根据增加的表面积求出现正方体的棱长,在根据这一数据算出原来长方体的体积。

三、你知道吗?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种表示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再找出一些商品包装,看看它们分别是怎样表示其所占空间大小的。

四、全课小结

通过着节课的复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课后还可以与来势和同学一起交流。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略)

19

第九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19页的例题12以及练一练和练习四9~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表象,知道体积单位和长度、面积单位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和类推的思维能力。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究 1、出示2个正方体

问:下面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汇报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他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

我们发现: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 下面的空你会填吗?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1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归纳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就是我们常用的体积单位,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三、完成练一练

1、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说说换算的具体方法,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2、 完成练习四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让学生联系填表的过程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3、 完成练习四第10题

学生在练习时,要引导学生突出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还可以让学生明确: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堂作业

20

【优选】最新苏教版 六6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lxf4rfbg1symv1jox557eja0pqkz006o9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