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0份合集)辽宁省朝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合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19:57: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A.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B. 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考虑; B、根据氢氧化钠导电的原因考虑; C、根据溶解度定义四要素,考虑解答; D、根据溶液的性质考虑 解答: 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故A说法正确; B、只有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才能导电,故B说法正确; C、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是将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故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8g,应得到68g溶液;故C说法错误; D、溶液中加入溶质,凝固点会降低,所以加入盐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配置步骤,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要灵活运用.

18.(2分)(2018?苏拟)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 A.B. C. D. 称量 溶解 过滤

考点: 称量器-托盘天平;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操作中,应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蒸发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9.(2分)(2018?苏拟)据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实验证实了第117号元素的存在.科学家确认它的依据是( ) A.质子数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解答.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解答: 解:由元素的定义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知,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故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7.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正确; B.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定义,透彻理解元素的涵义,明确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20.(2分)(2018?苏拟)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错误的是(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腈纶和羊毛 A. 用pH试纸测白醋的酸碱度 B.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C. D.用酚酞区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羊毛纤维与腈纶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味不同进行分析; B、根据测定酸碱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 中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 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没有,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腈纶和羊毛,实验方案的设计正确,故A正确; B、测白醋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实验方案的设计正确,故B正确;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醋酸反应会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方案的设计正确,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1.(2分)(2018?江都拟)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A. 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烟雾 B.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烟 C. D.打开浓硫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雾

考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进行解答; B、根据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白烟进行解答; C、根据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雾进行解答; 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所以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故A正确; B、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B错误;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雾,而不是白烟,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打开浓硫酸的瓶塞,不能能看到大量的白雾,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可结合的当时实验的现象来判断题目中的现象表述是否正确,在这里要注意:化学现象的概念和雾、烟的区别.

22.(2分)(2018?江都拟)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CO2→O2 A. Na2CO3→Na2SO4 C.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制备. B. S→SO3 D. CaO→Ca(OH)2 分析: 由一步实现的物质间的转化,要求原物质通过一个反应即可转化生成目标物质,若原物质需要通过两个或更多反应转化生成目标物质则不符合“一步实现”的要求; 据此,利用各组内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找出可实现源物质生成目标物质的反应,完成对转化的判断. 解答: 解:A、CO2→O2可以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一步转化过程,故A可以; B、S→SO3,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SO2再经氧化才生成SO3,因此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不可以; C、Na2CO3→Na2SO4,碳酸钠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通过一步完成,故C可以; D、CaO→Ca(OH)2,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通过一步完成,故D可以; 故选项为:B. 点评: 此题是对物质间反应规律的考查,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23.(2分)(2018?苏拟)现有四种溶液①20℃时饱和石灰水②20℃时不饱和石灰水③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④2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关于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一定比③大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饱和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石灰水,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的溶解度较大,B. ④一定比②大 C. ④一定比①小 D. ②一定比③小 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100%,解答: 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说法错误. 100%,则20℃时饱和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故选项B、2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20℃时不饱和石灰水的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2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20℃时不饱和石灰水的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20℃时饱和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则一定大于20℃时不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即②一定比③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分)(2018?江都拟)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加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

(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0份合集)辽宁省朝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ys84a1og72h8v7sa970wk4t3v47w00u3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