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 【开课时间】第 1 学期 【学时】56学时 【课程类型】公共课
【授课对象】大一年级所有专业
二、课程定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我校所有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普遍性、应用性和技能性较突出的公共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使非专业学生具备必须的信息意识和素养,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常识,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具有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合、加工能力等较全面的信息处理能力,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做工具为其专业学习服务,提高专业续航能力,同时为其今后的职业工作、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本课程无须前修课程做基础,通常是大学阶段为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和职业的计算机应用型课程和计算机技术型课程。 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与动画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Word专业资料
.
1、专业能力
(1)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相关知识,
(3)理解Word、Excel和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应用软件的相关知识。 2、方法能力
(1)学会思考问题,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通过反复实践和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能够利用计算机以文档、演示文稿或网页等多种形式表达信息。 (2)能利用计算机建立处理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3)能利用网络和Internet资源,通过浏览器搜索、整理并获取所需要的专业及其它信息。
(4)能利用网络和Internet,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
四、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对这门课的培养目标的分析,确定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有这样三点: 一是以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以应用为出发点,就是要紧紧盯在应用上,把对学生有用的东西做选择的标准,所以要调研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但是还要把这些东西很好的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这就是所谓的落脚点。从这一点来体现它的职业性;
二是要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门课程是工具,但它不是为工具而工具,它有很好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计算机知识以及技术更新速度非常之快,恰好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通过对专业负责人和职业岗位人的调研,来充分考虑它对能力的培养,以体现它的开放性。
三是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着眼点。这门课程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老师和学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认真调研,怎样方便学生学、老师教,就采取怎样的方式,并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间特别重视操作,以体现它的实践性。
五、教学容与学时分配
Word专业资料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学习情境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及应用 文字处理软件软件Word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演示文稿PowerPoint 网页制作基础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基础 Internet基础 实训项目 计算机基础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Word的操作 Excel的操作 PowerPoint的操作 FrontPage的基本操作 认识计算机网络 熟悉FTP服务 合 计(学时) 参考学时 4 4 12 16 8 4 4 4 56
六、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用建议
《计算机文化基础》,朱纪纲主编,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8月,第一版 2.教学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宋清龙编著,高等教育,2008年8月,第三版。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重敏等编著,电子工业 ,2006 3.参考及期刊
参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参考期刊:计算机应用,中国科学院主管,月刊。
七、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1
学习情境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 时:4 Word专业资料
.
学习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应用及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要容 1. 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与应用、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息的表示方法,二进制与十进制、八例,多媒体设备 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实践课:计算机机房 教学容 ?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资讯 ?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 小组进行人员组织划分、制定工作计计划与决策 划和列出项目进程。 ? 教师审核指导,形成最终可行性方案与进程。 ? 学生分组学习训练,教师做好相关的辅导、顾问工作,并在整个过程中认实施 真关注。 ? 充分关注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任务教学法 ? 小组讨论法 ? 提问引导法 20分钟 教学材料及设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教材,案教学地点 理论课:10-106 教学组织步骤 教学方法建议 ? 讲授法 ? 引导法 学时分配 70分钟 ? 任务驱动法 ? 讲授法 ? 演示法 ? 案例法 ? 小讨论法组 ? 练习法 70分钟 Word专业资料
.
? 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回答教师和同学所提问题。 检查与评估 ? 重点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考察学生的应变和故障检测排除能力。 ? 师生共评。 ? 讲授法 ? 讨论法 ? 提问引导法 20分钟 学习情境设计2
学习情境2: 学习目标: 1.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 熟悉桌面窗口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 掌握文件系统和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4. 掌握Windows的设置方法 主要容 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文件系统与资源管理器、系统工作环境设置。 例,多媒体设备 实践课:计算机机房 教学组织步骤 教学容 ? Windows XP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资讯 作。 ? Windows XP系统的文件管理。 教学方法建议 ? 讲授法 ? 引导法 ? 任务教学法 70分钟 Windows操作系统及应用 学 时:4 教学材料及设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教材,案教学地点 理论课:10-106 学时分配 Word专业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