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 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2:34: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 附答 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国初期 2、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 )。 A、以学生为本 B、以学校为本 C、以知识为本 D、以成绩为本 3、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老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 A.强化法 B.自控法 C.脱敏法 D.放松法 4、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5、张宏一次在乘坐高铁时偷偷躲在卫生间里吸烟,被乘务员发现后对其处以2 000元罚款,此后张宏不在高铁上吸烟了,上述情形属于哪种强化原理?(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6、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7、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8、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里发展具有( )。 A.平衡性 B.独女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9、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1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11、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憤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肓方法是( )。

A.说服教肓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12、小新的爸爸拿来两罐同样分量的可乐,将其中的一罐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将另外一罐倒进两个小杯子里,然后让小新挑选。小新经过思考之后选择了大杯可乐,并喃喃自语道:“还是大杯子的多。”那么,小新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第 1 页 共 5 页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3、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主导论 D、主体能动论

14、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

A、零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1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16、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发表的一部著作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这部著作是( )。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17、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18、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 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 )功能。

A.适应 B.动机 C.信号 D.组织

19、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2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21、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 )。

A.丘脑情绪理论

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 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3、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4、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算积极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第 2 页 共 5 页

1、简述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要求。

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3、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

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2、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 3 页 共 5 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 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1it6t8p783hrt8bf1m52amw9lhy7008a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