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编者 吴华锋 班级 姓名 学号
【预习目标】
1、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了解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自主预习】
1、聚落包括 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 相关的各种设施。 2、根据聚落的性质和规模,聚落可以分为 和 。 3、我国南北方村落
北方平原地区:规模 ,多呈 、 格局,人口 ; 南方丘陵山区:规模 ,空间分布 ,人口 。 4、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特点: 、 。 5、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平原地区:地形的限制 ,在人口稠密一般呈 分布。
山区:地形 ,交通建设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多呈 分布,且 。 【合作探究】
1、为什么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如何进行交通线路选线?
【典例评析】
1、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右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
两个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理由是 。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 (3)a—b和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占用土地 B.工程造价 C.民工数量 D.技术水平
(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 。a—b和c—d有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要(大于或小于)c—d线路。
点拨: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①该地区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分布状况;②主要经济点(市镇)的分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比分析不同线路的地形状况与经济作用。山岳地区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就要求线路迂回曲折,因此,其弯曲度和总长度都要大于同直线距离的平原是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B (4)迂回前进 大于 【巩固练习】
1、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2、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 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我国先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了( )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
读图回答4~6题
4、右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平原 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5、图示的地貌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6、该地貌类型最频繁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水土流失 C.滑坡 D.泥石流
7、右图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线主要是考虑了以下哪一种因素(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8、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告别了以前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能够顺利完工,关键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河流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自主预习答案
1、房屋建筑,生产生活 2、乡村 城市
3、北方平原地区:较大,团聚型、棋盘式,较多;南方丘陵山区:较小,相对分散,较少。 4、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5、 平原地区:较少 网状 山区:起伏大, “之”字形,工程造价高 合作探究答案
1、冬季丽江古城西面和北面的高山挡住了寒冷的西北风,所以“冬无严寒”;夏季由于丽江古城海拔高,因此“夏无酷暑”。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因为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3、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生态破坏。 巩固练习答案
1、C 2、C 3、B 4、B 5、C 6、D 7、A 8、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