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规划原理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9:24: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城市规划是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 c.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d.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工作。

城乡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总体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分区规划 13. 城市用地自然性评价(4个)。

1. 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与崩塌、地震;

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3. 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 4. 地形条件。

14.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1. 调查收集和研究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资料;

2. 确定城市的发展和规模,拟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3. 合理选择各项建设用地,确定城市规划结构并考虑城市发展方向; 4. 拟定原有的市区利用,改建原则、步骤;

5.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6. 根据城市建设计划,安排近期建设目标。

15. 16.

城市用地的分类、属性、代码及名称。(P84)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1. 现状调查:现场勘探、部门访谈、区域调研、资料收集与汇总、现状分析;

2. 基础研究和方案构思; 3. 总体规划纲要;

4. 成果编制与评审报批。

17. 城市规划的“一份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

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使用,防止和减少违法占地的有效措施。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开工手续。

18. 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城市规模。

1.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2.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3.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关系:a.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b.从联系性而言,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c.从区别性而言,城市智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的目标或方向。

d.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城市性质的确定只要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e.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城市性质则明显带有规划发展意向。 4. 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19. 人口测度。

统计口径=常住非农人口+常住农业人口+暂住人口

城镇人口:指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三部分构成,及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之和。

城市总人数=城市现状总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年限

20. 城市用地定义(城市建设区等4个)。

1. 城市用地: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他们即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利用的土地。

2. 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郊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

3. 城市建成区:指城市建设发展某一阶段在地域分布上的形态,是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经过征用和实际建成的非农业生产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和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具有基本市政设施的建设用地。

4.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范围由政府在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划定。

21. 影响城市总体布局因素以及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因素:自然环境条件,区域条件,产业发展,城市中心,其他因素。

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1. 集中式: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紧凑,节约用地;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的生活。

2. 分散式: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不拘形式。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建设设施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 1. 城市房展方向的确定

2. 城市的主要功能要素布局 3. 城市整体结构的控制

4.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22. 城乡管制区域划分。

1. 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

a. 鼓励开发区:一般指市域发展方向上的生态敏感度低的城市发展急需空间。一般来说基地条件良好,现状有一定开发基础,适宜城市优先发展。建设用地比例按照城市规划标准。

b. 控制开发区:一般包括农业开敞空间和未来战略储备空间,航空、电信、高压走廊,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协调区。该地区既要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需求,也担负区域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

c. 禁止开发区:指生态敏感度高、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主要是自然保护区、文化保护区、环境灾害区、水面等。

2. 根据国家有关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及目标要求划分

a. 优化调整区:主要是指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均最为优越,但由于发展过度或发展方式问题导致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

b. 重点发展区:主要指发展基础厚实、区位条件优越、环境支撑能力较强的地区,是区域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最宜扩展区和人口集聚区。未来主要以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为主,并应合理布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

c. 适度发展区:主要指发展基础中等,区位条件一般,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足,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条件一般的地区;或者是虽然各方面发展条件较好,但是由于受到土地开发总量的限制或者出于景观生态角度的考虑而无法列入重点发展区的地区。

d. 控制发展区:主要指工业化、城市化的不适宜区,包括各类生态脆弱区、以及各方面发展潜力不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条件最差的地区。

23. 旧城工业改造(4个字)。

留:原有的工厂,厂房设备好,位于交通方便、市政设施齐全的地段,而且

相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可以保留,允许就地扩建。

改:包括改变生产性质、改革工艺和生产技术两方面。

并:规模小、车间分散的工厂可适当合并,以改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率。 迁:凡在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有严重污染,又不易治理,或有易燃、易爆的工厂,应尽可能迁往远郊。

24.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选择。

工业用地定义: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附属设施的用地,包括铁专用线、码头、道路用地。

确定工业区位的原则:若在原料地、燃料地、市场区等多个点中,有一个点的换算比重值比其他各点的换算比重值之和大,则工业区位位于这个最大值上。若无一点的换算比重值比其他各点的换算比重值之和大,则可根据交通网的条件来具体确定工厂的最优区位。若原料地、燃料地、市场区分布在一条交通线上,则应采用中位点布局。

在城市中的位置:

1. 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小型工业用地; 2. 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用地; 3. 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 4. 独立的工业城镇。

25. 火车站、汽车站的布置;港口、机场的位置选择。

火车站位置的选择:在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

汽车站的位置选择:既要使用方便,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并要与铁路车站、港区码头有较好的联系。在中小城市,可以讲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在大城市,可以采用分路线方向在城市中心区边缘设两个或几个客运站。

港口位置选择:深水岸线(≥10m);中深水岸线(6-10m);浅水岸线(<6m)。 “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

机场位置的选择:a.净空限制要求:跑道轴线最好与市区相切,跑道中心线与市区边缘最小距离5-7km。机场跑道的端净空面至少15000m。

b.噪声干扰影响:机场的位置以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与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市区。

26. 四线规划。

1、城市红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两侧边界控制线,包括规划和已建成的城市主、次干道、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电讯、管沟、消防疏散通道、防洪堤等内容。

2、城市绿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绿地范围的边界控制线,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5大类别。

3、城市紫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保护的历史文化建设的边界控制线,包括国家、省、市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等内容。

4、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或保护的现有城市水体规划水期边界控制线。包括规划和已建成的自然的江、河、湖泊、溪流、沼泽地、自然湿地、水塘、水库、景观水系等内容。

27. 排水、污水处理厂位置选择。

水厂的位置:一般尽可能的接近用水区,特别是用水量大的地区。也可以将水厂设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在靠近用水地区另设配水厂,进行消毒、加压。水厂应该位于河道主流的城市上游,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规划原理答案 的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b0s0ul0a35m4y30ux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