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 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叙述正确的是 E
A. 作用物的浓度越高越好 B. 温育时间越长越好 C. 反应温度以37℃为佳 D. pH必须中性
E. 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 2. 关于腐败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
A. 是肠道细菌对蛋白质或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作用 B. 主要是氨基酸脱羧基、脱氨基的分解作用 C. 主要在大肠进行
D. 腐败作用产生的都是有害物质
E. 是细菌本身的代谢过程,以有氧分解为主 3. 不对称转录是指 D
A. 同一mRNA分别来自两条DNA链 B. 两相邻的基因正好位于两条不同的DNA链 C. DNA分子中有一条链不含任何结构基因
D. 两条DNA链均可作为模板链,不同基因的模板链不一定在同一条DNA链上 E. RNA聚合酶使DNA的两条链同时转录 4. 最常出现在β-转角的氨基酸是 A
A. 脯氨酸 B. 谷氨酸 C. 甘氨酸 D. 丝氨酸 E. 天冬氨酸
5. 基因组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 B
1 / 12
A. 部分遗传信息 B. 整套遗传信息 C. 可转录基因 D. 非转录基因 E. 可表达基因
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B
A. 3磷酸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 B. 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 C. 3磷酸基末端和5磷酸基末端 D. 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 E. 3羟基末端、5羟基末端及磷酸 7. 属于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是 C
A. Arg B. Lys C. Phe D. Asp E. Met
8. Lac阻遏蛋白结合乳糖操纵子的是 B
A. P序列 B. 0序列 C. CAP结合位点 D. I基因 E. Z基因
9. 下列嘌呤核苷酸之间的转变中,哪一个是不能直接进行的?A. GMP→IMP B. IMP→XMP
2 / 12
E
C. AMP→IMP D. XMP→GMP E. AMP→GMP
10. 引起血中丙酮酸含量升高是由于缺乏 A
A. 硫胺素 B. 叶酸 C. 吡哆醛 D. 钴胺素 E. NADP+
11. 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
A. 其过程总是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B. 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等过程 C. 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分子 D. 某些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蛋白质分子 E. 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RNA分子
12. 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按GGG↓CGCCC方式切割产生的末端突出部分含有多少个核苷酸? 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个
13. 有关原核生物mRNA分子上的S-D序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 以AGGA为核心 B. 发现者是Shine-Dalgarno C. 可与16S-rRNA近3′-末端处互补 D. 需要eIF参与
3 / 12
E. 又被称为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14. 肽类激素促使cAMP生成的机制是 D
A. 激素能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 激素能直接抑制磷酸二酯酶
C. 激素-受体复合物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 激素-受体复合物使G蛋白结合GTP而活化,后者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E. 激素激活受体,然后受体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15. 下列关于初级胆汁酸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 是只存在于肠道的胆汁酸 B. 是只从肠道重吸收的胆汁酸 C. 是在肠道内由细菌合成的
D. 是在肝细胞内直接从胆固醇合成的
E. 是通过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转变为次级胆汁酸 16. 在真核基因转录中起正性调节作用的是 C
A. 启动子 B. 操纵子 C. 增强子 D. 衰减子 E. 沉默子
17.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 E
A. 其中的必需基因 B. 其中的辅基 C. 与底物结合部位
D. 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
E. 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 18. 大多数处于活化状态的真核基因对DNaseI: A
4 / 12
A. 高度敏感 B. 中度敏感 C. 低度敏感 D. 不敏感 E. 不一定
19. 基因表达过程中仅在原核生物中出现而真核生物没有的是 E
A. tRNA的稀有碱基 B. AUG用作起始密码子 C. 冈崎片段 D. DNA连接酶 E. σ因子
20. 催化可逆反应的酶是 C
A. 己糖激酶 B. 葡萄糖激酶 C. 磷酸甘油酸激酶 D. 6-磷酸果糖激酶-1 E. 丙酮酸激酶 21. 呼吸链存在于 A
A. 线粒体内膜 B. 线粒体外膜 C. 线粒体基质 D. 细胞核 E. 胞质
22. 嘌呤霉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是 E
A. 抑制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活性,阻止氨基酰-tRNA的合成 B. 其结构与酪氨酰-tRNA相似,可和酪氨酸竞争与mRNA结合
5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