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研说教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2012年教育部审定的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我将围绕着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环节来进行。
说课标: 一、 说课程目标。
首先我要说的是《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将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这是音乐的性质决定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感受和理解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进取精神。
在“过程与方法”上,课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模仿,使学生积累了感性的的经验;探究发现,激励了学生的好奇、求索、创造的愿望;合作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间的联系与协作;提倡学科综合,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悟,也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二、说内容标准
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提出了具体的内容目标。①感受与鉴赏:通过学习音乐的表现要素,感受音乐情绪与情感、
风格与流派,培养学生的感知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②表现: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③创造: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与实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④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开拓视野,培养高尚情操,全面提升素质。
说教材
接下来,我将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说教材。
1、首先说教材的编写特点。本册教材遵循“人文性、、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多元性”原则,准确诠释音乐教学课程的性质。
a.人文性: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材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材中每单元一个主题凸显人文性。
b.实用性:(新旧版本对比)本册教材第一单元《行进之歌》,将旧版的单元名称《行进中的歌》进行细微的改变,突出了进行曲体裁节奏鲜明、结构工整的特点;将必唱歌曲《当兵的人》改为《一二三四歌》,更适合学生在队列进行、军训等多项集体活动中演唱。 c.专业性:新版教材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比如关于学习“旋律”这一音乐要素,教材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了解“旋律的进行”,再尝试“画出旋律线”,最后能够根据歌曲的乐谱图谱,唱出旋律。这样的设计感受、体验再到表现,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d.多元性:教材在曲目上的选择上,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存;
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并存;另外从体裁安排上,同一曲目体现了不同表现方式,如《拉库卡拉查》;既有齐唱版,也有变奏曲式的电子音乐版;《小放牛》既有京剧传统折子戏对唱,也有河北民歌独唱,呈现多元性色彩。
e实践性: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所以音乐教学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教材的多种实践形式有: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后,尝试补充音符,标出呼吸记号,感受多种演唱形式;聆听《凯皮拉的小火车》之后,尝试创编歌词并演唱、演奏;学习京剧折子戏《小放牛》之后,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
2、编写体例:本版教材按学期编写,以单元结构编排,分为五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人文主题,与旧版相比,减去一个单元主题,给地方及校本音乐内容留出空间;每单元五个教学内容,主题下安排了4-5首甚至更多的作品,但用☆标出必学曲目,便于自主教学;细化了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教材资源的充分体现;强化学习评价,增加活页练习,有利于知识的落实;设置“音乐小网站”,并新增了自选歌曲和演奏内容,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内容结构:我们通过这张表格来了解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五单元分别是:“行进之歌”、“影视金曲”、“天山之音”、“美洲乐声”、“小调集萃”。 每单元包含唱歌1-3首、欣赏3-5首、“知识与技能”分布在所学曲目之间,“实践与创造” 3-5题围绕本单元主题和知识点,以各种形式出现。学习评价两题,分别考查
演唱和听觉水平。
4、立体式整合之横向整合
教科书在贯彻三维目标上,对所选内容进行了合理精心的安排。如识谱能力的培养:在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中,学习“一个升号的调”
在“速度”的学习中了解“四分音符” 在“旋律线”的学习中读识简单乐谱。 在聆听《化装舞会》的过程中,尝试写谱。
这样,学生的识谱能力在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反复练习得以落实。
立体式整合之纵向整合
纵观新版教材,在单元主题和知识点的衔接上,每册书都做到合理选材,科学编配。以学习“进行曲体裁”为例,七上第一单元《歌唱祖国》学唱《国歌》欣赏《走向复兴》感受进行曲体裁的特点。七下第一单元《行进之歌》,进一步加强对进行曲体裁、类型、速度、社会功能的综合学习分析,八上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和八下第一单元《生命之杯》中都选用了具有明显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保证了进行曲体裁在初中阶段打下牢固基础。从知识点看:感受→学习→ 巩固, 有效衔接;从思想上看:爱国之情 →民族精神→ 民族尊严→ 人类共同进步 ,层层升华 。
三、 说建议: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