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22:14: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本文有删节)

11.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2分)

(1)连滚带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抵足而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第六段关于父亲“铺床”的细节描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九段写“席梦思”,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析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李茂方,字释之,光阳人。忠穆时,登第,补典校校勘。恭愍初,出知淳昌郡。有求土物于郡者,茂方解所佩笔鞘及带与吏,曰:“朋友私请,不可以公物应之,以此易所求与之。”

请者愧而去。后为献纳。时金镛执国柄,屡求见。茂方辞不往。镛曰:“朝官无不求见我,.茂方独不来。吾亲往,亦不来,简我也。”转掌令。国制:陵隧必使执义署封。世谓封陵者.

多不达。及封正陵,执义洪原哲惑于拘忌,规避之。茂方代署,惟谨。王嘉之曰:“掌令清.白忠直,寡人所知。达与不达,不在我乎?”原哲惧,遂祝发避嫌。居母忧,起复判典校寺...事,固辞不允。迁民部尚书,改司宪府大司宪,赐推忠佐命功臣号,升密直学士。王以旱命.茂方祷雨于康安殿,茂方燃臂以祷。王闻之,曰:“爱民如是,可为首相。”寻出为鸡林府尹。初府大饥及茂方至适岁稔茂方因民之便贩鱼盐置义仓以备赈贷。崔莹巡察六道,法甚峻,守令多贬黜者。至鸡林,境内肃然,莹大喜。

召判开城府事,加赐砺节功臣号。王以茂方清寒,赐米五十硕。茂方以为大臣不可虚受赐,不受。拜政堂文学。王每称政堂国耳忘家,不畏权势,虽古人无以过之。辛禑立,开书筵,以茂方为师。恭愍所畜鸠在禁中,禑常爱玩。茂方书《旅獒篇》进讲,仍言:“鸠亦珍禽也,愿勿畜。”禑乃命左右去之。茂方尝责侍中庆复兴不籍韩方信、卢稹家,忤意,罢,..封光阳君。俄拜门下评理。辛昌立,拜检校门下侍中。恭让宴群臣,茂方侍宴,年八十一,上寿起舞,风仪可观。王称叹,赐推忠砺节赞化功臣号。入本朝,封光阳府院君。卒,谥文简,以礼葬之。

(选自《高丽史·李茂方传》)

【注】①忠穆及后文中的恭愍、辛禑、辛昌、恭让,皆历朝高丽王。②献纳:官职名。③执义:官职名。④正陵:恭愍王妃的陵墓。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我也 .C.遂祝发避嫌 ..D.迁民部尚书 .

简:考验。 谨:恭敬。

祝发:削发(为僧)。 迁:调任。

B.茂方代署,惟谨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请者愧而去 B. 寡人所知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 鸠亦珍禽也 D. 禑乃命左右去之 .. 杳不知其所之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茂方在淳昌郡为官,公私分明,朋友前来索求当地特产时,宁愿以个人物品来应对,也不动用公物,表现出清正廉洁的品质。

B.李茂方在执义洪原哲设法躲避职责时,不拘俗忌,代署封陵;奉命为民求雨时,又燃臂以祷,行事虔诚,因此被擢升为首相。

C.文中人物语言切合身份,如“达与不达,不在我乎”符合高丽王予夺在我的口吻,“鸠

亦珍禽也,愿勿畜”表现了李茂方进谏的婉转。

D.本文叙述了李茂方的为官经历,所选材料能反映传主性格与为人,文简事丰,剪裁合理,体现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特色。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初 府 大 饥 及 茂 方 至 适 岁 稔 茂 方 因 民 之 便 贩 鱼 盐 置 义 仓 以 备 赈 贷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法甚峻,守令多贬黜者。(3分)

(2)王每称政堂国耳忘家,不畏权势,虽古人无以过之。(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

(金)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21.此词是追怀苏轼之作,词中多处出自苏轼作品,列出赵词原句及对应的苏轼作品篇名(至

少三篇)。(3分)

① 原句: 对应篇名: ② 原句: 对应篇名: ③ 原句: 对应篇名:

22.词中使用了不少由数字构成的语词,分析其特点及对词作风格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荀子·修身》)

23. 这段话中“礼”和“师”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根据这段话,简析“修身”的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宁赴湘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楚辞·渔父》) (2)草创未就,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3)罗幕轻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4)夫秋,刑官也,___________;又兵象也,于行用金。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

(欧阳修《秋声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

初霁》)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有理想,是源于精神的追求;人有欲望,是来自生命的驱动。 理想是从前面引导人,欲望是从后面推动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f3o6lucq3bj0x6hx2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