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药概复习提纲
1、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假药、劣药的定义。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处方药——是指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医师开具的处方,才可以购买、调配使用的药品。
(3)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4)假药。
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③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⑤变质的; ⑥被污染的;
⑦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⑧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5)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① 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② 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③ 超过有效期的;
④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⑤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⑥ 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2、药品的特殊性。
安全性 有效性 专属性 两重性 时限性 质量的重要性 经济性
3、中药、生药、天然药物的定义。
(1)中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属于生药的范畴。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属于生药的范畴。
(2)生药——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物。
(3)天然药物——在现代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使用的、来自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中的、非化学单体的药物称之为天然药物。
4、中药的药用部位和采收时间(根、茎、叶、花、果)。 (1) 全草: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2) 叶: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3) 花:花盛开时分批摘取/含苞欲放时摘取花蕾 (4) 果实、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5) 根、根茎:阴历二、八月采收 (6) 树皮、根皮:清明至夏至间剥取
5、中药的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 (1)四气又称四性——是寒、凉、热、温四种不同的药性。 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就属寒性或凉性; 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就属热性或温性。
阴性的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阳性的温热药——多具有祛寒、助阳、通络、止痛等作用。 (2)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 气(性)同味异 味同气(性)异
(3)中药的升降沉浮——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说明药物的作用性质。 升浮的药物——一般都是上行而向外,有发汗、升阳、散寒、催吐等作用; 沉降的药物——一般都是下行而内向,有降逆、清热、泻下、收敛等作用。 (4)归经——是指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气味相同,但归经不同,作用部位不同 (5)毒性
狭义——是专指某些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
广义——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用来表明药物作用的峻利或和缓。 有毒的药物治疗作用多峻利, 无毒的药物则治疗作用和缓。
6、掌握人参、西洋参、当归的性味、归经、功效。 (1)人参(补气药)
【药性】性微温,味甘、微苦。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2)西洋参(补气药) 【药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肺、心、肾、脾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3)当归(补血药) 【药性】味甘、辛,性温。 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
7、中药的炮制的目的。
(1)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3)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倾向; (5)易于粉碎,适应调剂、制剂的需要; (6)保证药物的净度,有利于贮藏、保管,且有 矫味、矫嗅、便于服用的作用。
8、生药鉴定的内容及人参鉴定的特征。
(1) 生药鉴定的内容
① 基原鉴定——原植(动)物来源鉴定 ② 性状鉴定 ③ 显微鉴定 ④ 理化鉴定 ⑤ 生物检定 ⑥ 计算机辅助鉴定
⑦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鉴定 ⑧ 指纹图谱鉴定
(2)人参鉴定的特征
①性状鉴别——雁脖芦、枣核丁、铁线纹、珍珠须 ②显微特征——都有树脂道,草酸钙簇晶。 ③化学成分——主根和侧根主含多种人参皂苷 ④理化鉴定
i甾萜类反应:粉末+乙醇+三氯化锑—— →紫色
ii甾萜类反应:粉末+醋酐+硫酸,两液交界面由红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呈暗棕色 ⑤薄层层析——粉末+正丁醇→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在与混合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9、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的程序,常用的分析波谱。
(1)结构鉴定程序一般是:确定纯度,测定物理常数,确定分子量、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必要时进行人工合成确认。 (2)常用的分析波谱
①质谱法(MS) ——提供天然化合物分子量、分子式、结构碎片、特征功能团和结构骨架信息。
②紫外光谱法(UV)——提供天然化合物结构不饱和信息、功能团信息。 ③红外光谱法(IR)——提供天然化合物功能团信息、母核信息乃至取代、立体化学相关信息。
④核磁共振法(MR)——提供天然化合物结构中原子种类、个数、相互关系、取代模式、排列方式、空间状态、骨架信息。
10、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构效关系的概念。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化学包括制药化学和临床药物化学。
制药化学——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合成路线及生产工艺路线,目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临床药物化学——研究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生物转化的关系,为药物的临床剂型选择和分析检验提供化学基础 。
构效关系——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11、先导化合物发掘的途径。
(1)随机筛选与意外发现获得先导化合物 (2)从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获得先导化合物 (3)以生物化学为基础发现先导化合物 (4)由药物的临床副作用观察发掘先导化合物 (5)从生物转化发掘先导化合物 (6)通过组合化学方法产生先导化合物
(7)基于生物大分子和作用机制设计先导化合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