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导学案-教学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0:00: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复习。 2、复习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燃料煤,石油,天燃气性质综合利用复习。

4、复习巩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练习中的应用。 5、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6、复习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复习巩固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7、了解能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知识来解题。

知识归纳

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 例:H2在Cl2中的燃烧,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 (2) (3) 3、灭火的方法:(1) (2) (3) 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如果被破坏,使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 和氧气的 。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5、爆炸:可燃物在 内 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

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燃烧与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6、三大化石燃料: 、 、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 ”(主要含 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 (引起酸雨)、 、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煤 石油 形成 形态特征 组成元素 物质类别 加工 干 冶金工业原料 分馏 馏 (化学 化工原料 (物变化) 理 重要的燃料 变化)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是较清洁的能源。 其主要存在于 等处;产生于 。 CH4是已知的最简单的有机物。

①CH4的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②CH4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是: ③CH4的用途:

(4)CH4中组成元素的检验:①例通过点燃气体的方法:②计算的方法: 例:如果1.6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4.4克,水3.6克,确定甲烷的组成元素。

解:

7.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a.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和 气体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 。

b.汽车用的燃料多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有 和未燃烧的 、 的氧化物和含 化合物以及 等。

c.为减少燃料使用和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措施有: 8.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a、几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发出 火焰) (2)乙醇:化学式: ,俗名 。是一种 色透明,

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 ,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常用作燃料。也可用于医药 。

化学性质: 可燃性

乙醇是天然的可再生能源。其生产可用 作原料,经过 、 制得。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 乙醇汽油:优点(1) (2)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的燃料。 ①优点:①可以水为原料制得,来源广泛

②燃烧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③燃烧热值高

②氢气目前没有广泛推广使用的原因:①制取成本高 ②贮存、运输困难

9、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和

及 应用 第 2 页

现象。

①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镁条与盐酸反应 、生石灰与水反应 等

②吸热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10、新能源: 、 、 、 、 注:燃料电池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但放电后物质的变化与燃烧产物相同。

针对练习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

的是(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石油 2.“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3.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4.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建设新农村,要大力推广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甲烷 D.

6.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对于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D. 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氢气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

8、(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① ; ② .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 Kg的二氧化硫。

第 3 页

9.“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太阳能 10.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 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电解 2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11.(8分)201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

(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莆田输送到福州气门站的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

12.(10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 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 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全部是CO2;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 现象a滴入2滴中含有 气体。 瓶中澄清石灰水(2)步骤②的目的是 ;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振荡1适 量气体现象b4瓶中剩加“注水装置”NaOH溶液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 (填序号)。 振荡2余气体导出气体,点燃35(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 现象c杯壁涂有澄清石灰水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另有同学认为 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 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 ⅰ ⅱ ⅲ

施是 。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无明显现象,“现象c”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 ”成立。

H2O 光分解催化剂 电能 氢发电机 燃料电池 H2+O2

第 4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导学案-教学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siv6vgmx036aw5tvxo0daes3y38300x3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