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专题之一(诗歌鉴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9 11:4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海高考语文专题 :诗歌鉴赏练习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这一考点的要求是: 能阅读浅易

的古代诗文。具体说来,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才能够

提高诗歌鉴赏练习呢? 下面分三节进行讲解说明

第一节 诗歌形象的鉴赏

◎考点讲解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即为意象。它比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不过,就具体的诗歌而言,其形象是各有侧重的,有的侧重于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有的侧重于描写客体的,也有全是写景的。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容,分析判断作品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还要判断其社会意义。 ○ 答题指津

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以下三点: 1. 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要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传统审美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望月

怀远。如李白的《静月思》、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②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③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④折柳送别,柳永“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⑤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⑥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 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 2.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以折柳表惜别。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3)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散凄凉的巷口。

(4)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边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中,菊花无疑已成为诗人人格

的写照。

(5)梅花象征傲霜斗雪,不怕挫折打击,纯净高尚的精神追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6)松树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7)莲用来表达感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8)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梧桐在古诗词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渲染一种凄婉悲凉的气氛,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9)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由于杜宇魂化杜鹃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杜鹃这一形象在古诗中固定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10)鹧鸪鸟象征离愁别绪。由于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因此,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就有了特定的内蕴。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1)杨花象征漂泊不定的人生,离散的愁情。“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12)月象征思乡、思亲人之情,盼望离别团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3)蝉鸣表愁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14)黄昏、夕阳、落日、残照、暮等象征一天将尽,表愁情。长烟落日孤城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15)长亭、短亭表送别、离别之情。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6)东篱、南山均与隐居生活有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17)凭栏往往与登高临远忧联系,表达一种满腹心思的忧愁。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3. 注意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固定性。

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一定的景物来传达,而景象与情思之间又有着固定的联系。如: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沦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第二节 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鉴赏

考点讲解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创造的意境。高考对语言鉴赏的要求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体会其语言艺术的美,且能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技巧、表现技巧、谋篇布局上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答题指津

(一) 鉴赏诗歌语言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理解关键词语。

首先,要抓住诗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往往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语文专题之一(诗歌鉴赏) 的文档
高考语文专题之一(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tt08p5il1od1e2lms547le14lox100wk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