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5:49: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wenmi.org

1、物业服务企业专业管理模式(适用经济发达村、社区)

(1)设立业主大会。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后,乡镇(街道)应当依据《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政策规定,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组织进入集中居住区的农民依法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不具备设立业主大会的,由乡镇(街道)组织推选成立集中居住区管委会,由管委会履行物业管理职责。

(2)乡镇(街道)应负责组织实施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后实施物业管理的,由业主委员会、管委会依法选聘符合相应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并依法与被选聘者按照示范文本签订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3)配备物业服务力量。物业服务企业应优先招聘本居住区内“4050”居民为物业服务人员,同时要搞好业务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技能,保证物业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和质量。

(4)制定考核机制。区房管部门应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制定物业管理考核标准,组织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对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实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实行补贴或奖励的主要依据。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造成业主、使用人人身、财产安全损失的,区房管部门要督促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加强沟通联系。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沟通与联系,主动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监督,配合公安、消防、市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住宅小区的管理工作,为小区居民提供清洁、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2、自治管理模式(适用经济欠发达村、社区)

都江堰市向峨乡鹿池村在自治管理中探索出了一套“村干部带班、村民值班、老年志愿者巡班、青年技术者指导”的管理办法,较好的解决了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我区经济欠发达村(社区)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提供了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wenmi.org

借鉴模板。

(1)制定管理规范。小区居民选择自治管理的,乡镇(街道)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通过村民议事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具有约束奖惩机制的《管理规约》,明确环境卫生、治安防范和设施维护等方面内容,达到“小区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小区的管理自己定了干”的目的。

(2)充分发动群众。自治管理缺乏物管经费来源,很大程度上依靠居民的义务劳动,就必须在“发动”两字上下功夫。首先,村组干部要带头履行《管理规约》,合理安排工作值班计划,形成既人人参与,又不使其成为工作负担的可循环的义务工作模式。同时,要建立“楼长”、“单元长”、“红袖标”、“义务维护队”等自治管理队伍,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义务工作模式难以推行的集中居住区业,可从低保失业人员、“4050”人员中选配一定数量的专职物业服务人员,给予适当工作报酬。

(3)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工作的主力军,既是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在农民素质教育工作中具有领头雁的作用。因此,强化农民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提高带头致富的本领。其次,应根据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方法,既要通过灌输、交流等方法进行政策法规、文明道德等内容的教育,还要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手把手帮教等方法进行实用致富技术培训。通过评先奖优、引导居民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各种措施和载体,强化对小区居民的文明教育,提高居民素质,激发居民积极参与、共建文明社区的热情,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wenmi.org

3、物管服务费用来源

物业服务费用的来源主要为个人交纳、集中居住区的经营性用房和配套设施收益补助、政府适当补贴三条途径。

(1)个人交纳。通过形式多、密度大的宣传教育,以及创建优良和谐的人居环境,帮助小区居民树立“谁享受、谁消费”的居民意识,培养自觉交纳物业管理费用的习惯。同时,入住小区的低保户、特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可减免应缴纳的物业服务费用,由乡镇(街道)补贴。

(2)经营性用房和配套设施收益补助。自治管理小区应高度重视此项经费来源,经村民议事会同意后,可利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专项资金建设超市、农资店等经营性用房,以及文体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增加小区造血功能,弥补物管经费不足,促进自治管理良性发展。在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时,也应当增加公共用房、营业用房的面积,并按一定比例将使用权无偿移交小区业委会或管委会,用于增加物业补贴。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青委发〔2010〕3号)文件精神,要努力把集体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使社区居民能够分得红利,物业能够得到补贴,让群众实实在在地富裕起来,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政府适当补贴。2010年,区财政共向9个街道(乡镇)、1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发放物业服务补贴31.94万元,部分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的补贴标准,已成为集中居住区物管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政府补贴年限仅为五年,并不是一项长期性补贴。在此过渡转型期间,各乡镇(街道)应向小区居民讲明现有物管服务费用构成情况,建立健全物管费用公开制度,大力转变其传统居住观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wenmi.org

念,避免政府补贴结束后物管服务费用增加造成缴费困难的现象。

(三)加强综合治理,打造平安家园。以**乡为例,2010年1-9月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11起,同比上升158%,其中,杏花、幸福两个新型社区共发案53起,占发案总量的48%。其他村(社区)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建设中,发案也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凸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集中居住区综治组织建设。全面健全以乡镇(街道)党委为核心,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支撑,警务室、调解室为骨干,巡逻队为基础的农村平安建设“1221”工作体系。尤其把集中居住区警务室、调解室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根据人口数量、治安状况合理配置警力和调解人员,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把治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进一步加强集中居住区群防队伍建设。一是有条件的集中居住区可利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专项资金在集中居住区成立专职治保会巡逻队,强化日常治安巡逻。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应加强业务指导,有针对性的加大集中居住区的巡防力量,提高居民的见警率和安全感。二是要建立楼寓单元联防制度,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切实发挥防火、防盗作用,密切居民之间的关系,减少村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三是组建“红袖标”等义务巡逻队伍。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组建“红袖标”队伍,通过统一培训后,根据各自的特点编组值勤。在巡逻守护的同时,宣讲法律知识,传授防范技巧,提高居民自觉遵纪守法和治安防范的意识。

3、深入开展平安家园创建活动。政法部门要把集中居住区平安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影响居住区稳定和群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uwr40ebd1xu1x81ha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