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下册历史文档(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4:55: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阅读下列材料:

1、 唐朝著名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 诗中的“此河”指那条河?它开凿于哪一朝代?

(2) 那一句体现了皮日休对“此河”的评价?你怎样看待此河的开凿?

(3) 诗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同意这一看法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往昔初评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己,亦东征西讨,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

------唐太宗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唐太宗

材料四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

出现有没有关系?请阐述你的理由。

(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采取一些统治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 由材料四可以看出这位皇帝在政治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5)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三个“载舟”使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

帝王。

3、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藏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绔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织)不相失。?? 请回答: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这首诗描绘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作什么?

(3) 从这首《忆昔》诗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哪些景象?出现这些景象的

原因是什么?请解释“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藏廪俱丰实”的意思。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制度使得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低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遇不幸,其父将其母子二人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的生活。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善于理政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中矣。

-----唐太宗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

(2) 材料二体现出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3)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你认为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古代的科举制一样吗?为什么?请你为现在的考试制度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5、阅读下列材料;

据新华网报道,2006年5月20日晚,海南海口1300多名观众在世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历史剧《文成公主》。 请回答:

(1) 历史剧《文成公主》反映的是哪一朝代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 (2) 文成公主嫁给了西藏哪位赞普? (3) 文成公主去世后,当地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位唐朝公主为什么会

受到吐蕃人民如此的尊敬和爱戴?

(4)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

怎样的民族政策?

(5) 分析说明联姻和亲产生的作用。

6、阅读下列图片:

(2)

请回答:

(1) 请你分别说出两幅图片中僧人的名字及其生活的年代。 (2) 请你分别说出两人出行的目的地及主要事迹。 (3) 从两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4) 图二中的僧人东渡传播唐朝文化是在谁统治时期? (5) 你从两人身上学到了那些优秀品质? (6) 两人的事迹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启示?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朝中矣!”

材料二 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什么制度?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项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朝代各是什么?(4分)

(3)这项制度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什么制度?(3分)

(4)唐太宗为何兴奋?(4分)

8、、(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炀帝曾公开地说:“我生性不喜欢别人的劝谏。如果已经是大官了,还想靠劝谏出名,我不会饶他。如果是卑鄙的人,我可以饶他,但绝不会让他有出头的日子。” 材料二 唐太宗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隋炀帝对劝谏是什么态度?产生了什么结果?(5分)

(2) 材料二的唐太宗是什么态度?产生了什么结果?(5分)

(3) 我们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5分)

9、、(19分)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2)

(3)

(4)

(5)

请写出图一图二的名称。两工程修建与哪一朝代?(3分) 图一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图二是有谁主持修建的?(4分) 图一、图二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4分) 从图一、图二中,你分别得到那些历史信息?(4分) 谈谈你对这两个工程的体会。(4分)

11、 材料一:北宋时期的《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

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二:南宋时期的书写到:“渺茫无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唯一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1) 以上两则材料均谈到了在海上航行的情况,对比一下两者有什么不同?

(2) 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12、材料解析题

① 材料中的“我”指谁? ②“海波不平”指的是什么?

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意③“我”的愿望最终实现,原因有哪些?

④ 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下册历史文档(3) 的文档
七年级下册历史文档(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wcb15b0i05ej31u7v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