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机床主轴箱设计
Rv2?1076?809?267 N
因轴承在运转中有中等冲击载荷,又由于不受轴向力,按《机械设计》表10-5查得
fp
为1.2到1.8,取fp?1.3,则有:
P1?fpX1R1?1.3?809?1051.7 N P2?fpX2R2?1.3?267?347.1 N
轴承的寿命 因为P1?P2,所以按轴承1的受力大小计算:
106C?1061720010/3 Lh?()?()?26064 h
60nP60?7101051.71故该轴承能满足要求。 6.结构设计及说明
6.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设计主轴变速箱的结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轴承、带轮、齿轮等)、主轴组件、操纵机构、润滑密封系统和箱体及其联结件的结构设计与布置,用一张展开图和若干张横截面图表示。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只画展开图。
如下图所示:
图2展开图
13
普通机床主轴箱设计
6.2 展开图及其布置
展开图就是按照传动轴传递运动的先后顺序,假想将各轴沿其轴线剖开并将这些剖切面平整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
I轴上装的摩擦离合器和变速齿轮。有两种布置方案,一是将两级变速齿轮和离合器做成一体。齿轮的直径受到离合器内径的约束,齿根圆的直径必须大于离合器的外径,负责齿轮无法加工。这样轴的间距加大。另一种布置方案是离合器的左右部分分别装在同轴线的轴上,左边部分接通,得到一级反向转动,右边接通得到三级反向转动。这种齿轮尺寸小但轴向尺寸大。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案,通过空心轴中的拉杆来操纵离合器的结构。
齿轮在轴上布置很重要,关系到变速箱的轴向尺寸,减少轴向尺寸有利于提高刚度和减小体积。 6.3 齿轮块设计
齿轮是变速箱中的重要元件。齿轮同时啮合的齿数是周期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作用在一个齿轮上的载荷是变化的。同时由于齿轮制造及安装误差等,不可避免要产生动载荷而引起振动和噪音,常成为变速箱的主要噪声源,并影响主轴回转均匀性。在齿轮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齿轮块的结构形式很多,取决于下列有关因素: 1) 是固定齿轮还是滑移齿轮; 2) 移动滑移齿轮的方法; 3) 齿轮精度和加工方法;
变速箱中齿轮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的精度选择主要取决于圆周速度。采用同一精度时,圆周速度越高,振动和噪声越大,根据实际结果得知,圆周速度会增加一倍,噪声约增大6dB。
工作平稳性和接触误差对振动和噪声的影响比运动误差要大,所以这两项精度应选高一级。
为了控制噪声,机床上主传动齿轮都要选用较高的精度。大都是用7—6—6,圆周速度很低的,才选8—7—7。如果噪声要求很严,或一些关键齿轮,就应选6—5—5。当精度从7—6—6提高到6—5—5时,制造费用将显著提高。
不同精度等级的齿轮,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对结构要求也有所不同。 8级精度齿轮,一般滚齿或插齿就可以达到。
7级精度齿轮,用较高精度滚齿机或插齿机可以达到。但淬火后,由于变形,精度将
14
普通机床主轴箱设计
下降。因此,需要淬火的7级齿轮一般滚(插)后要剃齿,使精度高于7,或者淬火后在衍齿。
6级精度的齿轮,用精密滚齿机可以达到。淬火齿轮,必须磨齿才能达到6级。 机床主轴变速箱中齿轮齿部一般都需要淬火。 6.4其他问题
滑移齿轮进出啮合的一端要圆齿,有规定的形状和尺寸。圆齿和倒角性质不同,加工方法和画法也不一样,应予注意。
选择齿轮块的结构要考虑毛坯形式(棒料、自由锻或模锻)和机械加工时的安装和定位基面。尽可能做到省工、省料又易于保证精度。
齿轮磨齿时,要求有较大的空刀(砂轮)距离,因此多联齿轮不便于做成整体的,一般都做成组合的齿轮块。有时为了缩短轴向尺寸,也有用组合齿轮的。
要保证正确啮合,齿轮在轴上的位置应该可靠。滑移齿轮在轴向位置由操纵机构中的定位槽、定位孔或其他方式保证,一般在装配时最后调整确定。 6.5 传动轴的设计
机床传动轴,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作支撑。轴上要安装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传动轴应保证这些传动件或机构能正常工作。
首先传动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如挠度和倾角过大,将使齿轮啮合不良,轴承工作条件恶化,使振动、噪声、空载功率、磨损和发热增大;两轴中心距误差和轴芯线间的平行度等装配及加工误差也会引起上述问题。
传动轴可以是光轴也可以是花键轴。成批生产中,有专门加工花键的铣床和磨床,工艺上并无困难。所以装滑移齿轮的轴都采用花键轴,不装滑移齿轮的轴也常采用花键轴。
花键轴承载能力高,加工和装配也比带单键的光轴方便。
轴的部分长度上的花键,在终端有一段不是全高,不能和花键空配合。这是加工时的过滤部分。一般尺寸花键的滚刀直径D刀为65~85mm。
机床传动轴常采用的滚动轴承有球轴承和滚锥轴承。在温升、空载功率和噪声等方面,球轴承都比滚锥轴承优越。而且滚锥轴承对轴的刚度、支撑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较高。因此球轴承用的更多。但是滚锥轴承内外圈可以分开,装配方便,间隙容易调整。所以有时在没有轴向力时,也常采用这种轴承。选择轴承的型号和尺寸,首先取决于承载能力,但也要考虑其他结构条件。
同一轴心线的箱体支撑直径安排要充分考虑镗孔工艺。成批生产中,广泛采用定径镗
15
普通机床主轴箱设计
刀和可调镗刀头。在箱外调整好镗刀尺寸,可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还常采用同一镗刀杆安装多刀同时加工几个同心孔的工艺。下面分析几种镗孔方式:对于支撑跨距长的箱体孔,要从两边同时进行加工;支撑跨距比较短的,可以从一边(丛大孔方面进刀)伸进镗杆,同时加工各孔;对中间孔径比两端大的箱体,镗中间孔必须在箱内调刀,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
既要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又要符合孔加工工艺,可以用轻、中或重系列轴承来达到支撑孔直径的安排要求。
两孔间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5~10mm,以免加工时孔变形。 花键轴两端装轴承的轴颈尺寸至少有一个应小于花键的内径。 一般传动轴上轴承选用G级精度。
传动轴必须在箱体内保持准确位置,才能保证装在轴上各传动件的位置正确性,不论轴是否转动,是否受轴向力,都必须有轴向定位。对受轴向力的轴,其轴向定位就更重要。
回转的轴向定位(包括轴承在轴上定位和在箱体孔中定位)在选择定位方式时应注意: 1)轴的长度。长轴要考虑热伸长的问题,宜由一端定位。 2)轴承的间隙是否需要调整。 3)整个轴的轴向位置是否需要调整。
4)在有轴向载荷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弹簧卡圈。 5)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性等。 6.6 主轴组件设计
主轴组件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安装工件(车床)或者刀具(铣床、钻床等)的主轴参予切削成形运动,因此它的精度和性能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设计时主要围绕着保证精度、刚度和抗振性,减少温升和热变形等几个方面考虑。 6.6.1 各部分尺寸的选择
主轴形状与各部分尺寸不仅和强度、刚度有关,而且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1) 内孔直径
车床主轴由于要通过棒料,安装自动卡盘的操纵机构及通过卸顶尖的顶杆,必须是空心轴。为了扩大使用范围,加大可加工棒料直径,车床主轴内孔直径有增大的趋势。
2) 轴颈直径
前支撑的直径是主轴上一主要的尺寸,设计时,一般先估算或拟定一个尺寸,结构确定后再进行核算。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