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9:30: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优秀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总目标】

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感悟《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愁”情及其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提高审美情趣。

3.初步感悟作品所达到的重现凄凉情境和凄愁情感的抒情效果。

【自主学习】 一、巩固旧课

1. 背默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此词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无忧无虑

第 1 页 共 19 页

的生活和 闲适 的心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乐 。

二、进入新课 1.诵读《声声慢》。

2.这首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句话直接传达出了这种感情?并指出词眼所在。

答:这首词写了李清照南渡后的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

感情。 直接传达了这种感情。 是该词的词眼。

三、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 派女词人,号 。

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2.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

第 2 页 共 19 页

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

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

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

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3.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如 《醉花阴》 ;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含蓄深沉,多写其悼亡之悲、

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如 、 等。

《声声慢》是李清照震动词坛的名作,作者也因此被誉为 词人。

4.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háng本色”,“词家二李”指的是

和 。清代王士嫘léi将号易安居士李清照)与 并称为“济南二安”。

四、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 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

第 3 页 共 19 页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c3cp0cpwi3h0qq02ukg7f1wl0k4iy014z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