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楼镇成教工作经验
汇报材料
乔楼镇成人学校
2009-4-5
乔楼镇成教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我们乔楼镇成教工作在荥阳市教体局和乔楼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成教工作要点,全面实现乔楼镇成校工作的跨越和发展。现将成教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宣传到位,营造成人教育良好发展的社会氛围。
在以主抓教育镇长朱文仲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带领下,深入我镇农村实际,及时了解掌握农民需求,加大对农民培训及成教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我镇成教工作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找好着力点,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成教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2009年3月《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分别发表《农民工背起书包上“学堂”》,真实写照了我镇成教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也为广大学员提供全面的学习和就业信息,保证了广大学员愿意来我镇成校学习技能,使之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镇直有关部门搞好协调沟通,办好各类培训班。
党和政府始终把农村、农民、农业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我们乔楼镇成人学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围绕全市经济建设的目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成教兴农”计划,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作初见成效。
我们针对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就地取材,办了养鸡班、养鸭班、养牛班、大棚栽培技术班,病虫害防治班、小麦管理班等等,培训人数近万人。我镇楚堂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养鸭村,年出栏成鸡、成鸭几十万只;东郭村的养牛独具特色,初具规模;孙砦村的大棚,一年四季,季季有新鲜的蔬菜,源源不断供应着市区居民,李沟村的粉条远销省内外,陈沟的脱毒七彩红薯种植面积达到千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我们确立了一批示范村,示范户。借助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我们确立了孙砦村、七里村为示范村,着力提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意识,普及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如楚堂村的楚敏和办起了面粉厂,七里村的石保国搞起了面包房,孙砦村的陈桂英办的机械厂,都为本村农民的发展做出的榜样。在示范村、示范户的带领下,一种以教促富、以富促教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已经形成,现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今,我们成校主动适应新形势对社区教育的要求,充分依托中小学,厂企事业社区教育阵地,培育和发展学习型组织,家庭,完善社区教育三级培训网络,积极推进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变。
我校坚持全面为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主动与镇直有关部门联系,成功举办了电焊技术、餐饮服务、园林工艺、 电脑,市场营销,厨师,服装设计等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我校自行制订计划,自编教材,聘请专业人员、工程师作讲座,现场指导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班的开办,为我镇农民外出打工找到一个好的出路,为我镇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扎实做好回培工作,办好各类回培学习班,为社会输送有用各类人才。
如今的社会,有一个好的技能,就会一份好的工作,一份好的收入,在看到这一点后,成教回培工作如何让各层次学生的均有所收获,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回培工作紧紧围绕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习优秀的同学有收获,学习一般的学生有兴趣,学习后进的学生有技能。每年我们都确立责任心强的教师为回培教师,定内容、定时间,严格按照计划对所有的毕业生进行回乡培训。根据学生爱好开设电脑班、裁剪班、摄象班、家电维修班等。最大限地满足了各层学生的需要,确保了他们走出校门就有一技之长。
四、抓住机遇,深化发展,扎实推进成教工作。
我们知道,这些年,上级对成教工作的发展也是很关心的,乔楼镇成教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不断的寻求发展的机会和路子。在原有的器材基础上,我们有自己的培训基地,有固定的培训地点,有自己的电教设备并不断的更新。2008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