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mol-1-1
时消耗0.3 mol A,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02 mol·L·s,B项错误;
5 L×30 s由于不能确定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是4∶5∶4∶6,C项错误;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减少0.3 mol,D项错误。
[答案] A 4.在2A(g)+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1
-1
A.v(A)=0.5 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6 mol·L·min
[解析] 正确的思路应是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速率。A项中据v(A)推知v(B)=0.25 mol·L·s
-1
-1
-1
-1
-1
-1
-1
-1
,C项中据v(C)推出v(B)≈0.27 mol·L·s,D项中将时间单位换算为s,v(D)=0.1
-1
-1
-1
-1
-1-1
mol·L·s,据v(D)推出v(B)=0.025 mol·L·s,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选项。
[答案] B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高温
5.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铁的量 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 C.升高温度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解析] A项,由于Fe是固体,其浓度不改变,增加铁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正确;B项,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物质的浓度增大,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错误;C项,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错误;D项,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错误。
[答案] A
6.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解析] A项为防止铁门生锈,B项为防止橡胶老化,D项为防止木头腐烂,三者均为了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项是为了使炉火更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C
7.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因素中,影响该反应速率的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Cl的浓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H2↑,与H有关,与Cl无关。在镁与盐酸的反应中,刚开始时H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应最大,但由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还会增大,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H浓度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又逐渐减慢。
[答案] C
8.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解析] 加热、发生原电池反应、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 B
9.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
+
+
+
2+
+
-
-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只要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D。
[答案]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
B.Fe与硫酸反应制取H2时,选用浓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
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2,两支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速率快慢相同
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片改成铝粉燃烧更剧烈
[解析] 对纯液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A项错误;常温下,浓H2SO4可使铁钝化,不生成H2,B项错误;加MnO2可加快O2的生成速率,C项错误;将铝片改为铝粉,增大了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D项正确。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C.2v(X)=v(Y)
B.2v(X)=3v(Z) D.3v(W)=2v(X)
[解析]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项,v(W)∶v(Z)=3∶3=1∶1,所以v(W)=v(Z),A项错误;B项,v(X)∶v(Z)=2∶3,所以3v(X)=2v(Z),B项错误;C项,v(X)∶v(Y)=2∶4=1∶2,所以2v(X)=v(Y),C项正确;D项,v(W)∶v(X)=3∶2,所以2v(W)=3v(X),D项错误。
[答案] C
12.某实验探究小组研究320K时N2O5的分解反应:2N2O5
4NO2+O2。如图是该小组根
据所给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c(N2O5)/(mol·L-1) c(O2)/(mol·L-1) A.曲线Ⅰ是N2O5的浓度变化曲线 B.曲线Ⅱ是O2的浓度变化曲线
0 0.160 0 1 0.114 0.023 2 0.080 0.040 3 0.056 0.052 4 0.040 0.060 C.N2O5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O2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结合表格中N2O5和O2的初始浓度可知曲线Ⅰ、Ⅱ分别是O2、N2O5的浓度变化曲线,A、B项错误;利用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无论是用N2O5的浓度变化,还是用O2的浓度变化得出的反应速率都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小,而随着反应的进行,N2O5的浓度减小,O2的浓度增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1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
H2(g)+I2(g)。
若c(HI)由0.1 mol/L降到0.07 mol/L时,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降到0.05 mol/L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5 s C.大于10 s
B.10 s D.小于10 s
[解析] 若反应过程中保持前15 s的反应速率不变,则c(HI)由0.07 mol/L降到0.05 mol/L需要10 s的时间,由于随着反应不断进行,c(HI)逐渐减小,v(正)逐渐减小。所以,
c(HI)由0.07 mol/L降到0.05 mol/L,所用时间应大于10 s。
[答案] C
14.如图所示,相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正确关系是( )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图像中拐点表示金属已经完全反应。由于Zn比Fe活泼,所以反应速率较快,因此其反应完全所需时间少(横坐标要小);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锌生成的H2的质量少,所以Zn对应的纵坐标要小。
[答案] A
15.(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min。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
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s,则在2 s时,
-1
-1
-1
-1
-1
-1
容器中有________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
-1
-1
-1
-1
v?B?3
=,v(B)=3v(A)=3×0.2 mol·Lv?A?1
·min=0.6 mol·L·min。(2)解法一:3 s内消耗的N2的物质的量为2 mol-1.9 mol
高温、高压=0.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可以计算出3 s内消耗的H2的物质的
催化剂量为0.3 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v(H2)=0.3 mol-1-1
=0.05 mol·L·s。
2 L×3 s
2 mol-1.9 mol1-1
解法二:先计算出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2)== mol·L·s
2 L×3 s6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