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挖孔桩
挖孔桩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掘成孔,逐段边开挖边支护,达所需深度后再进行扩孔、安装钢筋笼及浇灌 混凝土而成。挖孔桩一般内径应≥800mm,开挖直径≥ 1000mm,护壁厚≥100mm,分节支护,每节高500一1000mm,可用混凝土浇筑或砖砌筑,桩身长度宜限制在40m以内。挖孔桩可直接观察地层情况。孔底易清除干净,设备简单、噪音小、场区内各桩可同时施工,且桩径大,适应性强,比较经济。
按桩的设置效应分类
随着桩的设置方法(打入或钻孔成桩等)不同,桩周土所受的排挤作用也很不同。排挤作用将使土的天然 结构、应力状态和性质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影响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这些影响统称为桩的设置效应。 按设置效厦可分为下列三类:
(1)非挤土桩:如钻(冲或挖)孔灌注桩及先钻孔后再打入的预制桩,因设置过程中清除孔中土体,桩周土不受排挤作 用,并可能向桩孔内移动,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有所减小。
(2)小量挤土桩: 冲击成孔灌注桩、H型钢桩、开口钢管桩和开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在桩的设置过程中对桩周土体稍 有排挤作用,但土的强度荷变形性质变化不大。
(3)挤土桩 :实心的预制桩、下端封闭的管桩、木桩以及沉管灌注桩等在锤击和振动贯人过程中都要将桩位处的土体 大量排挤开,使土体结构严重扰动破坏,对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质影响较大。 桩的质量检验:
桩基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尤其是灌注桩,很易出现缩颈、夹泥、断桩或沉渣过厚等多种形态的质量缺陷, 影响桩身结构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因此必须进行施工监督、观场记录和质量检测,以保证质量,减少隐患。 对于柱下单桩或大直径灌注桩工程,保证桩身质量就更为重要。 桩身结构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1)开挖检查。
(2)抽芯法。(直径100-150mm) (3)超声波检测法。 (4)动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