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⑴发生事故的部门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切断气源或倒槽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⑵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立即开展抢救。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救援。如氧气大量泄漏,则由治安队命令在发生事故部门和一定区域内停止一切动火作业,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保持原来状态,机动车辆就地熄火停驶。
⑶生产部、安全、保卫部到达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部门在查明气体外泄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 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的程序执行。
⑷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应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减少泄漏,消除危险源。
8.5事故可能扩大的应急措施
⑴如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或压力容器,指挥部成员通知自己所在部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部门和公安、安监、消防、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⑵由指挥部下达紧急安全疏散命令。
⑶一旦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本单位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由指挥部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帮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由安全保卫部门人员联络、引导并告之注意事项。
第九章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7
9.1受伤人员分类
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的伤害,受伤人员按以下分类: 1、冻伤:主要是液氧、液氮冻伤现场接触的作业人员。
2、高温物理性烧伤:包括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表面的烧伤,高温的水、汽烫伤,发生爆炸事故而导致的高温烫伤、以及高温热焰烧伤。主要伤害对象以岗位作业人员、爆炸危险源点50m半径范围内居民、应急救援人员。
3、气体中毒和窒息:吸入大量氮气导致的中毒和因为环境中氧气浓度低而导致的窒息伤害。伤害对象主要有岗位操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9.2现场紧急抢救方案 ⑴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则
①立即解除致病原因,脱离事故现场。
②臵神智不清的病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
③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消毒的沙布保护好创面,酸、碱及其它化学物质烧伤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足够时间(一般二十分钟)进行冲洗后再进一步处臵,禁止再创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后要优先彻底冲洗。
④如系严重中毒要立即在现场实施病因治疗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一般中毒病员要平坐或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监护,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
⑤勿随意给病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内。 ⑥臵患者于空气新鲜、安全清净的环境中。
⑦防止休克,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心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 ⑵烧伤人员现场救治要点
①熄灭病人身上的火,使病人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对已灭火而未脱去衣服的人,务必仔细检查其衣服,特别是对已失去知觉的病人要特别注意。
18
②查病人呼吸、心跳怎样?是否会合并其他外伤和有害气体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病人,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
③防休克、窒息、创面污染。病人因疼痛和恐惧常常发生休克,可用针法止痛或给止痛药;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或窒息时,可请医务人员进行气管切开,保证通气;在现场检查和搬运病人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污染。为了减少创面的污染和损伤,病人已灭火的衣服可以不脱。
④用清洁或已消毒的沙布保护好创面,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
⑤迅速离开现场,把严重烧伤病人送往医院。注意在搬运病人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随时观察伤情。
⑶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救治要点
①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场所给予吸氧,脱除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水及时冲洗皮肤,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
②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梗阻。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症,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③终止毒物的继续吸收。皮肤污染时要用冲洗或中和、经口中毒,毒物为非腐蚀性者,立即用催吐或洗胃以及导泻的方法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但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一般不提倡用催吐与洗胃的方法。
④尽快排出或中和已洗入体内的毒物,解除或抗毒物毒性。通过输液、利尿、加快代谢,排毒剂清除已吸入体内的毒物。排毒主要综合剂,解毒剂能解除毒作用的特效药物。
⑤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酸碱平衡,防止水解质紊乱,防止继发感染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
9.3化学灼伤急救
①强酸类灼伤。如系通过衣服浸透灼伤,应即刻脱去,并迅速用大量清
19
水反复地冲洗伤面.充分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②强碱类灼伤。碱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纳溶液或碱性肥皂水中和.根据情况,请医生采用其他措施处理。
(5)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就地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要保证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具体方法:
①人工呼吸应采用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方法:抢救者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气或使用苏生器。
②心跳骤停应立即作习惯用于胸外挤压术。以及胸外挤压术的做法:患者平躺在硬地上或木版床上,术者在患者一侧或骑跨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头部。用双手以冲击式挤压患者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挤压60-70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猛,防肋骨骨折。心脏胸外挤压要作长时间,不要轻易放弃。心跳恢复的可靠特征是劲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恢复,血压升高,听症有心音。
③心跳骤停除立即作心脏胸外挤压术外,同时做人工呼吸、输氧、心内注射三联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碳酸氢钠注射液并输液、升压、纠正酸中毒。为保护脑细胞,用脱水和低温冬眠疗法及脑细胞代谢促进剂。
(6)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重度中毒和复苏后的患者,应积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立即吸氧,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有无昏迷、惊厥等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兴奋呼吸中枢如可刹米、山梗菜碱等药物。喉头梗阻或水肿时行气管切开。休克病人由于毒物刺激使周围循环衰竭,微循环障碍。现场可测量血压,如血压降低(低于80/50mmHg,甚至降到0,应立刻采取措施:患者平躺,头低脚高,氧气吸入,输液,补充电解质,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