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旅游规划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2:3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绪论

规划:描绘未来、行为决策

旅游规划:规划者根据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特点,以旅游市场的社会需求变化和旅游产品设计为重点,按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地六大消费要素及相关行业的有关开发、保护、管理等内容的未来设想方案进行科学编排、组合的选择性过程。是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剥离出来的。

旅游规划的意义:旅游地进行旅游经营管理、旅游开发建设的科学依据,也是指导旅游地科学编排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实现未来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效益理想目标的蓝图。同时,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的旅游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不会因为旅游地主管人员的变动而更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时序,并且避免不经过调查研究,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使旅游发展处在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世界旅游规划的编制出现于20世纪中期,最早在英国兴起。中国出现于20世纪后期,真正的现代旅游起步于1979年。

中国旅游规划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被动阶段,以风景区开发为代表,旅游管理系统开始组建,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矛盾二者意见严重分歧;20世纪90年代的人造景观主题园阶段;1994年开始的度假区建设;21世纪进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阶段,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资源学理论:时间(古代与今天)、空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和环境(居住地与旅游地)差异

1

旅游经济学理论:直接、间接、就业三项乘数 旅游市场学理论:

旅游区位理论:旅游市场区位选择、旅游交通道路与线局布局、旅游产业区位选址与规模、结构确定、不同大小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组合确定、旅游营销区位选择

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旅游经济可持续

旅游规划的特点: 1.基础性

2.综合性: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过程的综合协调性、方案的必选性、队伍的综合性

3.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指标的独特性和弹性、长远性、实施的可操作性

4.地域性:内容的地方特色性、范围的完整性

旅游规划类型

1.旅游发展规划:5年以上中长期 2.旅游总体规划:5-10年

3.旅游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4.旅游环境规划 5.旅游基础工程规划 6.旅游设施规划

旅游规划的布置:资料、资源调查与评价,编制规划大纲,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决策,管理实施

第二章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对未来事务的发展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的具

2

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手段。

旅游发展战略的原则

1.对战略目标的选择:对自然风景区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旅游区;对原来无旅游价值的人文、自然资源进行改造,形成一定特色的旅游区;对被毁损坏的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和重建,形成新的旅游区;对非商品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具有人文景观特色的旅游区;对现代科技进行开发,形成具有开阔眼界增进知识的新旅游区。

2.积极稳妥,量力而行 3.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 4.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5.注意经济效益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旅游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战略思想

战略目标:制定(制定适中战略目标、定性与定量结合、不同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突出重点),内容(发展目标、控制目标)

战略重点:战略重点要求(发扬优势、基础建设、薄弱环节、政府政策法规和重大事宜变化)、战略重点内容(发展重点、发展项目)

战略阶段:前期、中期、后期 战略措施与对策 战略抉择与创新

旅游发展战略模式

传统模式:以优势资源特色为导向的分析论证模式。优点是从资源分布现实出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比较容易实施。缺点是未从外界需求角度考虑,缺乏市场调查。

变通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分析论证模式。优点是根据游客需求

3

设计发展战略目标,使投入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回报。缺点是旅游区的生命周期短。

意向模式:以主观意向为导向,对旅客需求和资源条件后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优点是一种超前的意向假设,缺点是往往介入的旅游者在短时间内不会太多,造成投入资金的积压和回收率低的情况发生。

第三章 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重视对特色旅游资源的调查、用全面的思想指导调查、用发展的思想指导调查、注意对相关部门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调查内容:

1.资源性条件: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水文类、生物类、天文气象类)、人文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类、古建筑类、宗教文化类、民俗风情类、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形成的新的景观)

2.支持性和保障性条件: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社会条件、环境质量

3.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准备、资料搜集、实地勘察(普查、综合性考察、重点考察)、资料整理阶段

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衡量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对具体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特点旅游景观在全部旅游资源或同类旅游资源中地位的评价,以确定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和开发利用价值。

旅游资源评价的依据:旅游资源自身价值因素和旅游资源市场因

4

旅游规划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d6033y3my52amw9lhr375cln2z0hr008a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