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归纳,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保证社会实践汇报的质量,避免与社会实践总结归纳混淆,特为广大同胞撰写社会实践汇报提供tips如下,仅供参考: 一.实践汇报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汇报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汇报习题目
汇报习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题目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习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假如有些细节必须放进题目,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题目,把细节放在副题目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习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汇报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汇报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获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汇报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络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汇报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构造合理,层次清晰,文字畅达、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习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规定。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汇报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别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汇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汇报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博识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别人知识成
果的承认和 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汇报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汇报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汇报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搜集资料、拟订汇报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详细做法如下: 1.搜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汇报的基础。搜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汇报提纲
拟订汇报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须要准备。根据汇报主习题的需要拟订该文构造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汇报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汇报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汇报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有条有理”。 4.修改、定稿
汇报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琢磨修改后,才能定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