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可以离岗创业吗?答案是肯定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十九条,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在一定期限内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修订草案与现行条文对比,新增加了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成果、金融支持等章节内容。
湖北省科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罗信昌指出,大
学教授忙于科研,用于成果转化的精力并不多。“但是很多科研成果其实转化的价值很高,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也不耽误评职称,效益也好,很值得做。”他说。
去年底,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张晓强曾透露,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草案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
修订草案完善了科技成果信息发布、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突出了企业在科研方向选择、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2013年12月30日到今年1月30日,草案送审稿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这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自1996年出台以来的首次修订。
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共6章37条,而修订草案结合实践经验,大幅度补充新的制度措施,增加至9章58条,其中保留和扩充现行法13条,修改合并20条,删除4条,新增29条。
修订草案强调,“国家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同时,修订草案还明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应当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财政、税收、产业、金融、采购等政策协同,增强和优化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国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唐五湘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中国的高铁,一个是美国的苹果,前者是靠国家集中科技攻关,后者是个人创意产生成果。目前前者很适合中国,而未来中国也需要有类似美国苹果的创业。
“关键要激发个人创业的动力,将科技成果转化。”唐五湘说。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07年修订科技进步法,解决了财政支持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归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