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题抢分专项练 25分大题专项练(一)
(建议用时:20分钟)
1.(2019·河北卓越名校联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 增设“奸党”一条:“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
——摘编自李在全《清末修律制法述略》
材料三 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多件。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摘编自张金才《近十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大明律》相比,清末修法制法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4分)
解析 第(1)问内容,据材料一从内容、特点等方面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从清末修法角度、内容特点、完善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原因,从西方国家的历次侵略
战争、西方的民主法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实施新政等方面分析。第(3)问意义,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等方面归纳。
答案 (1)内容:条例繁杂,内容广泛;儒法结合;严刑酷法;重视经济立法。 (2)特点:中西结合;律法人道化;法律体系完善。原因:内忧外患;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清末新政。
(3)意义: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2.(2019·河北沧州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产生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最主要的机构就是钱铺,亦称钱店。钱铺的原始业务是经营货币兑换。明代还有钱米铺、兑店、兑钱店、兑钱铺、钱桌等。钱米铺是兼营货币兑换和粮食买卖的店铺。兑店、兑钱铺的经营业务主要是货币兑换。钱桌的最初形式是在街头设摊的兑换者,后来发展到店铺,但仍保留原名。明末的钱铺已开始经营存放款、汇兑及发行兑换券等业务。清代时北方还产生了一种金融机构——账局。账局既对工商业放款也贷放京债,早期的账局偏重于京债。账局经营放债,也吸收存款,以扩大资本来源。在钱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产生了钱庄,到了清朝乾隆初年又被叫做银号,是发行汇票的主要机构。后来还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银号。清初时还出现了钱市经纪人,后因经纪人参与了抬高钱价的活动,在乾隆三年被予以裁革,后来又予以恢复。
——摘编自李东雷《中国古代信用和信用机构的发展轨迹》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等西北欧城市崛起。当时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来解决这一问题。它还在标准的银行票据的基础上,发明了支票账务系统,商人的货币交易直接通过转账完成。支票账务系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样阿姆斯特丹银行发行的银行票据就充当了国际货币的角色。荷兰银行业极大地推动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过渡。荷兰人还创建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明了期货、期权、掉期、卖空、买空、资产证券化、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永久年金等今日为人们熟知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成就了荷兰帝国,也引起了欧洲的金融革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