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幼小衔接培养三个好习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7:58: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小衔接培养三个好习惯

“孩子就快读小学了,他不急,反倒急死我们这些家长了”、“孩子上小学前,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呢”……众所周知,在幼小衔接阶段,部分家长会出现急于求成的心态,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可接受性,如此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还会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校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该如何做呢?“训子千遍,不如培养孩子一个习惯”家长应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入学情绪:当小学生的愿望

一般来说,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大班幼儿会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少数家长类似这样一些话题,如“现在让你多玩一下,以后上学就不能玩了”、“这么不听话,,以后小学老师一定不会喜欢你的”。

孩子进入小学前,家长首先要让他们拥有“我要做小学生”愿望,但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把小学生活妖魔化;而是过度渲染小学生活。家长要让孩子有上学读书的愿望,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生活习惯:时间观念走在前

幼儿园的孩子自理能力薄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大。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动作慢、能力差,就容易影响学习。

家长先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做起,除了教会孩子辨别整点时间、半点时间外、再延伸到几点几分,最后让孩子感知五分钟、十分钟大概有多长,在这样的时间内能做多少事情。这样孩子上小学后,才会明白课间十分钟到底能做什么事。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应该从生活中的没一件小事做起,如,指导他学会整理房间、扫地等。

学习习惯:任务意识很重要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系统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只是性较强。

“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很重要”,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家长从大班下学期开始要加强孩子的“承担”意识,可从游戏中让孩子懂得角色承担的任务,从做家务中懂得值日生的任务,进入小学的学习后,孩子也才会适应学习的任务。 有意注意的习惯:多倾听会质疑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自然而然地产生注意,有意注意则是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大班幼儿的家长要重视有意注意的培养——让孩子学会更多地倾听他人的话,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与孩子彼此交流感受,让孩子学会思考、观察、质疑、以此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以期适应小学生活的学习特点。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版)幼小衔接培养三个好习惯 的文档
(完整版)幼小衔接培养三个好习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dgy4464ae6d7jn4l8uv58u602x7bw012m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