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典型经验材料汇报3
科学设置网格,提升为民服务实效。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精细管理,建立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化设置,根据社区内居住人口情况、商铺及出租房屋数、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布等情况,平均每X-X 户划分一个网格,将X个城镇社区共划分X个网格。
完善“党员+网格长+志愿者+居民群众”的民情联络员队伍,实行在职党员“单位管理+社区管理、单位监督+社区监督、单位考评+社区考评”双重管理。X名在职党员深入“红色网格”,按照“居民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的流程,通过八小时之外认领服务岗位等方式,办好民生实事X件,达成群众“微心愿”X个,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网格、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促进管理规范运行。为进一步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建立健全了社区网格管理员制度、网格协管员制度、楼栋长制度、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制度,以确保网格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构建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完善党员议事会、民情恳谈会、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形成“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群议事、调解工作方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社会治理、文化活动等在网底结合起来,构建起网格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
新格局。
通过社区网格化治理,强化流动党员跟踪管理,依托大数据信息采集,动态摸排流动党员,落实“三会一课”、定期走访、结对帮扶等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党员特点进行分类管理、设岗定职、依岗承诺、定岗考评,组织党员亮身份、做表率等,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争先做”的良好格局。
明确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按照“一格一员,专管一格”的原则要求,制定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方案,对社区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清理规范,做到依章设置、应建尽建、应改尽改、调整及时。规范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对重大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对下级网格进行考核、评估、监督与管理,建立工作台账。
建立明晰的网格服务管理职责体系,网格员重点做好“信息采集、诉求受理、巡查走访、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网格的职责是信息采报、便民服务、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治安防范、人口管理、法治宣传、心疏导等。
网格长主要负责牵头并组织协调网格内的服务管理工作;网格员主要负责做好网格内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市容环境维护、便民服务提供、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以及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