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体育与体育管理P1—P21
重点
1、体育与体育管理的概念 2、体育的结构 3、体育管理的模式
4、体育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体育概述
体育是什么? 1、英语中的“体育”概念 sport disport
愉快、乐趣、消遣、比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SPORT所作的宣言:
(1)凡具有游戏性质而出自于与他人比赛或自我奋斗形式的一切身体活动,称为SPORT。 (2)如果活动具有比赛性质,则比赛必须在优良的运动员风度下进行,缺乏公平理想竞争的运动,不能称为真正的SPORT。 1992年,《欧洲体育宪章》所下的精确定义:
SPORT意指非刻意或有系统参与的所有类型身体活动,旨在表露或改善身体健康与心灵幸福,创造社会关系或从各级竞赛中获得成绩。 physical activity—身体活动 leisure—休闲 recreation—游憩
physical education( P.E)—身体教育 exercise—健身运动 athletic—竞技运动
体育有关名词关系示意图 体育与非体育活动分类示意图 2、汉语的体育概念
“体育”一词约在1897年自日本引进
在中国曾使用过较为正式的用语只有“体育”、“体操”两种 1896,湖北武备学堂的术科中有“演习体操”一词。 1904,《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朝廷兴学之意,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外,尤重德育,中外固无二理也。”
清末民初,体操指正式课程,运动为课外活动。 1929,国民政府公布《国民体育法》;教育部召开“全国体育会议”。 汉语“体育”的5种含义 概括性的总概念
教育领域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并构的体育 作为精神功能的比赛性游戏为核心的体系
社会大众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和调节活动 人们自娱性身体活动
二、体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
1、体育的本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体育的功能:
健身 娱乐
促进个体社会化 社会情感 教育
3、体育的价值:社会,经济,精神,健康价值 三、体育的性质与结构 1、性质 公共物品 2、结构
(1)西方国家体育的分析——精英运动与大众参与运动 (2)当代中国体育的分析
A、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区别 体育事业 VS. 体育产业
体育事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审美、交际等享受与发展的需要而组织活动、提供场地、环境、服务的社会公益性的行业总称。
体育产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审美、交际等享受与发展的需要而生产特殊产品,提供场地、环境、服务或组织活动而获取利益的各种合法行业的总称。 B、当代中国体育结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 四、体育的发展趋势
人类对体育的需求将因体育成为生活与生涯的一部分而持续上升 学校体育仍在整个体育运动中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 儿童的体育活动将被强化
针对青年人涉及的活动项目需求广泛,且室内、户外都有。私人机构将成为重要的供给者 成人可在工作场所享受到体育活动,运动科学研究的成果将转化为市场上的商品 政府虽然不会停止干预体育,但会在机制上引入较多的市场经济观念
第二节 体育管理
一、体育管理的概念
体育管理是指生产或提供体育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部门所采用的,与计划制定、组织、指导、预算编制和控制、领导以及评估相关的所有技能的综合。 二、现代体育管理模式演变
英国俱乐部体系——纯种马比赛&骑师俱乐部
美国联盟架构——William Hulbert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 职业锦标赛——Fred Corcoran 美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
第三节 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体育管理学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1、体育管理学的产生
体育管理学最早产生于美国 2、体育管理学的演变过程
1、萌芽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
2、创立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3、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期) 4、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二、体育管理学形成的影响因素 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
三、体育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体育行政”被引入
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入“体育组织学”、“体育理论与方法”等相关课程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筹划建立体育管理学科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设置体育管理专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体育经营管理成为一个新的专业领域
第四节 学科的性质
一、体育管理学的基本性质
? 1、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 2、综合性学科 ? 3、软科学
二、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位置 三、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 四、学科特点 (一)历史性 (二)社会性 (三)综合性 (四)适用性
五、与体育管理有关的工作和职业 六、体育专业的发展趋势
体育专业人才方面,资格鉴定将扮演重要角色
体育专业组织方面,呈现组织专业化、制度官僚化、规则全球化、运营商业化、区域内单一化、服务多元化
体育专业学术方面,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方面
第二章 体育管理体制
重点
1、体育管理体制的类型 2、举国体制
3、中国体育管理组织系统 4、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现状
第一节 体育管理体制概述
一、概念
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二、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制 国家经济发展程度 民族文化与传统
体育自身性质与发展程度 三、体育管理体制的类型 A:政府管理型
主要特点: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体育,政府掌握体育管理的领导权,大至国家体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小至运动员、裁判员荣誉称号授予等。均由政府统一管理。 主要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古巴、朝鲜等
关键词——塔级结构、效率显著、金牌狂热、政治资本冠军机器 苏联竞技运动训练体制 苏联运动竞赛三角形级别 苏联体育管理体制机构图 B:社会管理型
主要特点:是体育主要由各种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政府不设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政府对于体育事务很少介入和干预。
采用这种管理体制的国家均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同时又拥有良好的体育基础,如美国、意大利。
关键词——权力分散、资金自筹、以学校为中心、独立社会团体 美国竞技运动训练体制结构
美国业余竞技运动的四大独立平行机构
1978年,美国国会颁布《业余体育法》明确阐明,政府不介入竞技体育的管理。 《美国业余体育法》赋予美国奥委会监督和管理列入奥运会和泛美运动会比赛项目的体育事业的职能。
美国奥委会是美国管理体育事业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组织,在国际体育活动中代表美国。
美国奥委会的政策由其成员组织(单项协会、美国业余体联、青年基督教协会等)投票决定。 几乎所有的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队及活动的管理的责任均由美国奥委会及其所属的国家级单项协会承担。
此外,美国奥委会的职能还包括:管理3个奥林匹克训练基地,筛选美国申办国际大赛的城市;美国奥委会会员组织包括39个列入奥运会6个列入泛美运动会比赛项目的全国性体育组织和32个综合性体育组织。
美国的单项体育协会包括国家级协会、州单项协会和市单项协会。单项协会负责组织各级别的单项体育比赛,对所属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实施登记注册管理。
美国的大学生体联是目前除美国奥委会以外最重要的体育组织,它是美国奥委会的会员组织。美国大学生体联及其所属会员组织负责组织美国大学系统的各项目的联赛。 美国大学非独立性竞技运动管理体制结构 C:结合型
主要特点:政府和社会体育组织共同管理体育的管理体制。
混合型体育管理体制目前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英国、德国、韩国等。 关键词——政府意志、市场管理、各具特色
德国的体育组织体系主要是由社会体育管理组织构成,政府不设立专门的体育组织对体育进行管理,其宪法赋予社会体育组织高度的自治权。 联邦政府对体育的管理职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