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大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3:46: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方奴隶的处境:因时因地而异

都市与乡村; 小农场与大种植园;

主人的仁慈与残暴(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美国黑奴制)

黑人的反抗和斗争 积极与消极

废奴运动废奴主义者(abolitionist)的内涵;废奴主义者的活动: (宣传、鼓动、行动;“地下铁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代表人物:塔布曼;道格拉斯;废奴主义者即便在北方追随者也很有限)

塔布曼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 1822年-1913年3月10日)是美国废奴主义者,杰出的黑人废奴主义运动家。她本人就是一个逃跑的奴隶,帮助许多黑奴逃亡,被称为“黑摩西”或“摩西祖母”。美国废奴主义运动的领袖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 布朗起义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的反奴隶制的起义。约翰·布朗是这次起义领导人,故名。约

翰·布朗起义背景: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方的雇佣劳动制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异常尖锐,废除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859年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1859年7月3日布朗等4人来到哈珀斯费里(哈普斯渡口),租赁一个农场,用以

集结队伍,储存物资。10月16日夜间,布朗留下3人看守农场,等待命令,率领其余18人(其中有7名黑人)袭击哈珀斯费里。很快攻占了兵工厂和军械库,控制了市镇,同时在附近村子逮捕种植园主,解放了少数奴隶。17日,政府当局召集的民团陆续赶到起义地点。布朗等人被包围在兵工厂附近的消防工具间。战斗进行了一整天。当天夜间,罗伯特.E.李上校率领一支海军陆战队赶来,18日起义惨遭镇压。在战斗中起义者10人牺牲,连布朗在内有7人被俘。12月2日约翰·布朗就义,以背叛弗吉尼亚的名义处刑。其他被俘者也先后被处以绞刑。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有力地推动了奴隶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美国内战的爆发。K.马克思对约翰·布朗起义予以高度的评价。影响:1.约翰·布朗为黑奴自由解放

英勇斗争的故事,促进了美国废奴力量的团结,把全国的非奴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2.在约翰·布朗死后两年(1861年),美国爆发了旨在推翻南部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3.约翰·布朗为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刻,北方各州统统下半旗,高大建筑物上饰以黑色装置,教堂鸣钟致哀。4.在反对奴隶制起义中,约翰·布朗起义影响最大。1858年5月8日,他在加拿大的安东尼奥省查塔姆召开秘密会议,会上成立了以他为总司令的白人、黑人联合反对奴隶制的战斗组织,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合众国人民临时宪法和命令》,并拟定了发动努力创造奴隶总起义的计划。5.布朗起义是劳动人民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坚持用武装斗争先消灭奴隶制的典型,它为废奴运动指出了正确方向,体现了北方废奴运动和南方奴隶起义的结合,白人和黑人联合,冲破种族界限反对奴隶制度的革命精神,它象一把锋利的匕首刺进了奴隶主统治的心脏地区,鼓舞了黑人的解放斗争,把全国的废奴运动和反对奴隶制斗争推向高潮,为美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林肯就职演说【】

13

林肯对奴隶制度的态度反对奴隶制度,但不是废奴主义者,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度,反对干涉南部奴隶制,主张限制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张; 内战初期坚决不肯实行解放奴隶的政策; 内战第二阶段,同意颁布《解放宣言》(1862,5,24); 林肯身为总统,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拯救联邦政府首要目标。 南部的“重建” (1865-1877 ) 1.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方州符合什么“条件”,才能重新加入联邦? 重建工作由哪个部门领导?(国会or林肯 ) 如何处置黑人?

2.林肯的重建计划 【除了罪大恶极的人都赦免;组建州政府】

关于局势的设想 宽大为怀

赦免

“10%计划”

林肯遇刺身亡 1865,5

内战和重建的长远后果

民族主义的胜利;“联邦至上”

惨重的代价:物质/精神;北方/南方;白人/黑人

黑奴制的废除;对黑人权利的保障

第13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 第14条修正案(1868)

进一步保证以前的奴隶获得公民身份和平等的法律保护 第15条修正案(1870)

规定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

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黑人的地位有所改善:政治、法律、社会、经济

三K党“Ku Klux Klan”

美国一个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民间组织,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邦联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

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这个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

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强行取缔了这个政治组织。 解放宣言《解放奴隶宣言》(1863,1,1)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14

密苏里妥协定美国独立以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矛盾,双方因此经常在国会争论不休。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从马萨诸塞州画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而密苏里则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并且将蓄奴州和自由州划分改为北纬36度30分为分界线,这条线以南的领土允许奴隶制存在,线以北的领土禁止奴隶制。这个协议表明,北部的资产阶级向南部的种植奴隶主做了让步,因此这个协议被称为“密苏里妥协案”。但是,由于南北双方这一制度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所以妥协只能取得暂时的平衡。

宅地法1862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颁布的旨在无偿分配美国西部国有土地给广大移民的法令。内容:《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1英亩=0.40公顷)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宅地法》还规定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这一条款后来被土地投机者所利用。据统计,依据《宅地法》及其补充法令,联邦政府到1950年有2.5亿英亩土地授予移民。意义:《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的实施也鼓舞了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而《宅地法》影响最深的是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在南北战争中,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内战爆发原因1861年4月15日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

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战斗力量是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要保卫奴隶制度,脱离联邦,建立邦联,体现了这个国家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的自由,而北方目的则在于打败南方,以恢复全国统一,废除奴隶制度,以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得到顺利的发展。 经过

(1)内战的爆发和初期战况:

林肯总统①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接着挑起战争。 ②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节节失利。 (2)战局的转折:

①为扭转战局,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②1863年,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北方军队获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3)战争的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内战北方胜利的原因

1、有人民和黑奴的支持 2、强大的资本 3、先进的武器 (此点值得推敲)

15

4、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此点值得商榷,因其战争原因的实质是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度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可能并不能很好的体现正义,而且一般只有胜利者才能说自己是正义的,所以正义一词不是很恰当。不过有一点需要注名,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也属于资本主义制度)

5、人力资源丰富 6、林肯的正确领导(不知道有没有这一条) 7、《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8、《宅地法》的颁布

亚洲第一次民族运动性质和特点 时间:十九世纪中叶前后 性质: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近代亚洲民族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特点:属于旧式反帝反封建运动,不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 没有先进思想指导,宗教成为团结的武器; 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

1.亚洲第二次民族运动的高涨 时间:19世纪70-90年代 特点:两种运动同时进行 (旧式的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越南的勤王运动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

印度尼西亚萨敏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活动

伊朗马尔科姆汉领导的改良运动】

3. 亚洲第三次民族运动的高涨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性质:反帝反封建革命,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事件:【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1896-1902) 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1908-1909)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5-1911) 中国辛亥革命(1911-1913)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英斗争(1905-1908)】

“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亚洲出现的第三次民族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主流是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影响P204印度民族起义一般指1857年到1859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使得印度置于英国直接统治之下,故此常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19世纪中期印度封建主领导的、以印度雇佣兵为骨干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又称印度雇佣军兵变、土兵起义。19世纪上半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极力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激起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极大仇恨。英国在印度实行兼并封建主领地的政策,引起许多王公的不满。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以后,取消20万印度雇佣兵的特权,使印度雇佣兵十分气愤。

16

搜索更多关于: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大学 的文档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dsa90494w7f1wl0kiho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