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科普阅读题
39. (2019·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热 阻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传导是
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物体对热量的传导有阻碍作用,称为热阻,用R表示.物体的热阻与物体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关系式为R?l,式中λ称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材料的导热
?S系数一般不同.房屋的墙壁为了保温,往往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如果墙壁一侧是高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1;另一侧是低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2,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
(1)热量传导过程和电流相似,温度差相当于电路中( ▲ )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功率
(2)铜汤勺放在热汤中,把手很快就会烫手,而塑料把手的汤勺不会烫手.由此可知铜和塑料的导热系数大小:λ铜 ▲ λ塑料(填“>”“<”或“=”).
(3)如图甲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虚线标出的墙壁正中间处的温度为 ▲ .
第39题
(4)如图乙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在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1,横截面积为S,导热系数为λ1;在墙壁一侧紧贴一层保温层,保温层与墙壁面积相同,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2,导热系数为λ2,则单位时间内从
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 = ▲ .
39. 【答案】:本题共8分,每小题2分.
t1-t2t1?t2 (1)B (2)> (3) (4)ll2 12??1S?2S22. (2019·烟台)阅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拥抱5G时代
5G电话通了,5G手术成功了,5G庭审开庭了……近期,5G“很忙”,形形色色的与5G有关的应用频频在我们视野中出现。
5G技术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实现了端到端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5G技术即将在移动终端大规模推出。无论是1G、2G、3G,还是4G、5G,无论什么黑科技、白科技,博大精深的无线通信技术奥秘全部都蕴含在物理学中的基本公式“c??v”,即“光速=波长×频率”(国际单位制中,波长的单位为米;频率单位为赫兹)。
电磁波的功能特性,是由它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用途。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其传输速率就越高,同时,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烧射能力越差),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
5G技术采用了高频段,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覆盖同一区域的5G基站的数量,将来我们身边将会出现很多的“微基站”、“天线阵列”,只有这样,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就可以不通过基站直接实现手机间的传输。
22. (2019·烟台)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你的理解,给文中“传输速率”下一个定义。
(2)5G技术的难点是什么?技术人员是通过什么突破数据传输的瓶颈? (3)国际上主要使用28GHz(1G?109)电磁波进行5G商用的频段试验,利用文中提到的知识,估算5G商用电磁波的波长约为____________m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 【答案】:(1)传输数据的量跟时间的比值叫做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
传输数据的量)(2分)
(2)5G技术采用的电磁波趋近于直线传播,衰减大,传输距离短,覆盖能力弱(答出一点即可得分)(1分);增加覆盖同一区域的5G基站的数量(1分)(其它说法合理即可得分)(3)10,7(2分)
18.(2019·潍坊)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
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
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
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紋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
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______;
(4)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100cm2,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______Pa(地球上g取10N/kg)。
【分析】(1)物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4)“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
求出
其大小,受力面积等于6个轮子触月面积之和,根据p=求出对水平月面的压强。
【解答】解:(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不是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状态不断变化,所以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
(3)“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可以增大与月面间摩擦; (4)“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力:受力面积:
S=6×100cm2=600cm2=0.06m2, 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
。
,
故答案为:(1)不是;(2)减小;(3)带齿纹的轮子;(4)3750。
相关推荐: